立秋的第二天早上,我们坐地铁1号线去玄武湖公园,玄武门站下后对面就是玄武湖公园大门,玄武湖不要门票,湖面上荷花盛开,在玄武湖转一圈后,不知不觉到了中午了,从玄武湖东门出来,我们已经饥肠辘辘,顺着小马路行走5分钟就到太平门的鸡鸣汤包店。
进店迎面墙上的广告知道了汤包的历史:20世纪五十年代,南京鼓楼鸡鸣酒家在南京老市长彭冲同志的带领下调集南京名厨点心师,在原苏式汤包的基础上,运用传统发面工艺,选用上等精肉研制出甜中带咸、咸中带鲜,适合南京广大市民口味的鸡鸣汤包。鸡鸣酒家于年拆迁,现在的这家太平门鸡鸣汤包店是老鼓楼鸡鸣汤包店里退休老师傅开的。
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断改革发展鸡鸣酒家培养出一批著名汤包师,也使鸡鸣汤包成为南京名点一绝,鸡鸣汤包大众点评选上南京必吃榜.小店厨房里很干净,清一色穿这有广告语的工作服的服务员在忙碌这。
稍等片刻,汤包终于上了桌。眼前的汤包,并非南京传统小笼包的模样,而是褶子朝下的,一眼望去表面光溜溜。汤包个头不算大,小巧玲珑;皮儿也挺薄,晶莹透亮。鸡鸣汤包与小笼包子,区别在于小笼包褶子朝上,鸡鸣汤包的褶子在底部。鸡鸣汤包从上面看是一个无褶皱圆润光滑圆球。一笼八只包子,一般人都能吃到饱。
在南京市民口中流传着: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的顺口溜,就是对老鼓楼鸡鸣汤包最好的评价。
前来吃汤包的食客也是络绎不绝,挤满了小小的内堂,很多人多是爬紫金山下山后和游玩玄武湖公园后,特意来吃的。
咸甜比较适中,香气和唇齿触碰的口感交在一起,浓郁的南京风情扑面而来,回味绵长,让人垂涎欲滴。有人喜欢用醋提胃口,醋肉的油腻味盖住了,有人喜欢一边吃着面条,一边吃着汤包,满足自己的胃就行了。
汤包从揭开笼屉后就发生温度变化,汤包的外皮从圆润鼓胀逐渐微微收缩变得有韧性,我们要先用筷子轻轻夹住汤包的两侧,左右小幅挪动使汤包与笼屉完全分离,外皮已经变得有韧性汤包,用筷子提起汤包时不会破,然后慢慢地将汤包送到嘴边,轻咬一小口,就能尝到甘甜的汤汁,汤色清澈,汁水丰盈,吮吸干净后才能将整个汤包送入口中,慢慢咀嚼,猪肉的鲜嫩搭配汤汁的鲜甜,香甜美味。
吃饱喝足后,下午的时间就可以去离这不远的鸡鸣寺,鸡鸣汤包店离鸡鸣寺是很近,出了店门左拐往前走50米走到头,对面就是玄武教师进修学校,右拐慢慢悠悠地溜达10分钟就到鸡鸣寺了。鸡鸣寺,鸡笼山下,北邻玄武湖,有着“南朝四百八十寺”的美誉,作为古老的寺院,它也成了南京的文化名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