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是如今许多人爱吃的一种食物,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食物。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好多人都喜欢来个包子当做早餐,又或者是中午吃上一笼小笼包,也是不错的选择。然而,就是这种人见人爱的包子,你知道是怎样发明的吗?为啥还要感谢大奸臣?这就要从《清异录》说起了。《清异录》是中国古代文言琐事小说,最早完成于五代末至北宋初,保存了中国文化史和社会史方面的很多重要史料。其中明确记载了包子这种食品。“五代时,汴州阊阖门外大道旁有张手美家,水产陆贩,随需而供,每节专卖一物,伏日则买绿荷包子。”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早在五代时期,包子这种面食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当时的做法比较简单,多用冷水和面,且馅料多为素馅,被称为“一包菜”至于肉包子,则是不存在的;只有相类似的“肉馒头”。当然了,虽然“肉馒头”和“一包菜”,本质上差不多,但在以前却不属于同一种面点。而将包子发展成为如今的肉包子和素包子,则要感谢历史上的一位大奸臣——蔡京。蔡京,字元长,是北宋宰相、书法家,先后四次任宰相,任期达17年,四起四落堪称古今第一人。虽说蔡京在政绩、书法上颇有造诣,但其贪污、奢靡亦是数一数二。北宋末,被太学生陈东上书,称其为“六贼之首”(六贼指,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李彦、朱动)。曾有北宋歌谣称:“打了桶(童贯),泼了菜(蔡京),便是人间好世界。”那这蔡京和肉包子有什么关系呢?这就要从蔡京的爱好说起了。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蔡京可是个远近闻名的“吃货”,有句传言说得好,“蔡太师家的厨房,真可谓比御膳房都要讲究”。可以说,蔡京大人,那是真的非常讲究膳食的。据《鹤林玉露》(宋代罗大经创作的一部文言轶事小说,专门记述宋代文人轶事)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据说,当年有个当官的在京城买了一个小妾,这个小妾自称是在蔡太师府上专门做“一包菜”的厨娘;有一天,这个当官的就想让这个小妾为自己做点“一包菜”吃,谁知这个曾经的“蔡太师府厨娘”竟然说不会做。小妾表示:“妾身以前做一包菜时,有人专门切葱丝,有人擀面皮,妾身实在是不会呀!”原来,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一包菜”,在蔡太师府上竟然如此讲究。据史料中记载,这个小小的“一包菜”根本不算什么,蔡京最喜欢的美食,是蟹黄馒头、鹌鹑羹以及黄雀鲊,而这其中,最属黄雀鲊能代表“蔡府菜”之考究。黄雀,指的就是麻雀。据说,在做这道菜之前,厨子要先将宰杀好的麻雀,砍去翅膀尖和脚爪,用老酒洗干净,再将麻雀开膛摊开,晒去其中三成的水分。这些材料准备好后,再将甜酒、红曲、花椒、食盐、橘子皮、葱姜水搅拌均匀,与麻雀肉搅拌均匀,密封到瓷坛里,腌制七天。等到吃的时候,将麻雀取出,用老酒洗掉麻雀身上的调料后,将麻雀再次晒干。之后,再经过干炸和蒸制后,才能上桌品尝。说了这么多的好吃的,再回到包子身上。《挥尘后录》中记载,公元年,蔡京遭到流放。由于其贪官的骂名非常响亮,以至于在流放过程中,沿途的老百姓都不肯施舍这位有名的大贪官一口水、一粒米,最后,这位大名鼎鼎的大贪官——蔡京竟然被活活饿死。当然了,除了本身蔡京这个大贪官之外,当朝的宋徽宗也算是个昏庸的君主。这也导致,当时老百姓的生活一直在水深火热之中。因而,在蔡京被“打倒”之后,就有个卖酸菜馅包子的小贩发明了一种别开生面的叫卖之法,“卖菜包喽!卖一包菜啦!”(菜,谐音同蔡,暗指蔡京)就这样,一时之间,“菜包”和“一包菜”成了蔡太师的专属称谓,这种叫法也就延续了下来。菜包子也就代替了酸菜馅,成了素包子、豆馅包子的统称。到了明朝时间,随着太学馒头更名为“一品包子”,肉包子和菜包子,也终于成了“一家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7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