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疫政协力量第一线是这样坚守的

                            

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医院到社区街道,处处都是阵地;从逆行者到社区志愿者,人人都是战士。这场战役中有一群战士,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政协委员。疫情暴发的第一时间,他们挺身而出,在各条战线上持续全力奋战:驰援武汉甘当逆行者,下沉社区做“守门人”,投身疫情科研第一线,为抗击疫情捐款捐物、凝心聚力……委员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初心与使命。

逆行而战交出优秀“一线作业”

有一种挺进叫“逆行”。

疫情暴发后,上海医务界名“逆行者”义无反顾走上前线,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万名“战士”一起迎战病魔。

这些最美“逆行者”中,有不少上海市、区政协委员和统战成员的身影。他们用医技和汗水,在这个抗击疫情的特别日子里,在自己的岗位上交出了一份份优秀的“履职作业”。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医院副院长胡伟国,是上海市第六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领队。2月9日,医院位医生出征武汉。

这支队伍,完全以危重症病人救治需求为核心组建,涵盖呼吸、危重症、肾脏、心血管、糖尿病等学科的专家,护理团队也绝大部分有重症、危重或麻醉经验,还有专门的院感防控管理人员。相当于在武汉建立了一个“瑞金小分院”,为的就是切实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为了抚慰患者情绪,除了日常医疗护理工作外,胡伟国带领医疗队把人文关怀作为治疗的重要环节。病房的墙上贴着暖心的话语:“热干面,小笼包来陪你们一起加油!要多吃饭,才有力气和病毒战斗啊!”护士们把自己的水果、巧克力带给患者。胡伟国还亲手设计了“抗疫大学毕业证书”,颁发给治愈出院的病人。

3月18日,上海支援湖北医疗队开始分批返沪,胡伟国和同医院光谷院区重症病区坚守着。作为一名有着近30年工龄的临床“老兵”,前线需要他。“我们会慎终如始,争取早日取得武汉保卫战全胜!”他说。

虹口区政协委员、医院急诊危重病科主任医师王瑞兰,曾在武汉创造过一个“奇迹”:她治愈了一位岁的新冠肺炎患者,医院治愈患者最大年龄的纪录。

这位老太太是典型的无症状感染者,因为有心脏方面的基础疾病,加上年龄大,被送进ICU(重症监护室)病房里观察治疗,王瑞兰是她的主治大夫。

作为医疗组里唯一的女性,王瑞兰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每次查房,她都和老太太积极沟通交流,老太太就认准了王主任,特别听她的话。有空的时候,王瑞兰还会亲自给老太太喂食。在大家的精心照料下,13天后,老太太终于好转痊愈。

有人这样评价王瑞兰:她既在做主任的工作,又干住院医生的活儿。“这只是我的职业习惯。因为希望这些病人能好,所以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对此,王瑞兰这样回答。

在病毒性重症肺炎领域,王瑞兰有10多年的临床经验,年,她的团队曾成功救治上海市首例H1N1甲型流感重症患者。此次驰援武汉,王医院被分入ICU医疗组担任副组长,负责35个ICU床位。在武汉的55天里,她接诊了例重症及危重症新冠肺炎病人,其中70多人重症转轻,9人顺利出院。

胡伟国和王瑞兰,是这场疫情阻击战中奋勇争先、无私奉献的上海市、区政协委员和统战成员的代表。据不完全统计,在上海,有多名市政协委员坚守医疗救治、医药科研、社区防治等抗击疫情工作一线;有数十位市、区两级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成员中的医务工作者,加入了驰援武汉的“逆行者”行列。

坚守岗位诠释医者“一线誓言”

有一种使命叫坚守。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本市医疗战线上的政协委员们逆行在前,用行动践行“不忘初心,救死扶伤”的庄严承诺,他们坚守岗位的一个个日夜,有许许多多令人动容的时刻……

疫情期间,医院几乎都在超负荷运转,以精准的防控措施、精细的管理手段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尽可能满足患者正常的就医需求。

自1月28日以来,上海交通大医院47个诊疗科目始终面向市民提供预约,门诊服务量逐步上升,达到每日平均人次。这当中,有一位市政协委员的身影——上海交通大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李贤华。

医院门诊部作为各类病人的汇集地,精准的防控措施对于疫情防控至关重要。疫情发生后,李贤华在第一时间对门诊大楼全面布控:出入口实行单向通行和出入管理限制、入口采用红外线体温快速筛查仪和红外线体温枪进行全员测温、个人基本信息登记等。

疫情之下,如何统筹大量慢性疾病患者的配药和就诊分布?面对挑战,李贤华带领同事们在原有门诊全预约就诊的基础上,对预约时段做进一步优化,引导患者错时错峰就诊,使人流合理分散,为患者就诊、取药提供更加安全和便利的环境。

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更多外籍人士前来就诊,李贤华第一时间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33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