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华录热播,河南这座低调的八朝古都

                            

原创风物菌地道风物

电视剧《梦华录》的热播,演活了北宋首都东京(也作汴京、汴梁、汴州)的繁华日常。这座当时的国际第一大都市,正是如今的河南开封。

东京的夜晚和白天,都是逛街的好时间。

图/《梦华录》截图

北宋的开封有多繁华?夜市、外卖、小吃、民宿、连锁店、美甲……这些现代人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正是源自北宋的开封。5米长的《清明上河图》,画不完她的熙熙攘攘;3万字的《东京梦华录》,写不尽她的吃喝玩乐。凭借满城的市井烟火和现代气息,北宋时的开封,当选现代人穿越古代最向往的城市,没有之一。

来开封的清明上河园,走进《清明上河图》。

摄影/焦潇翔

然而,繁华过后成一梦。多年的辉煌,一旦遭遇“靖康之变”,便戛然而止。流亡江南的北宋人,怀着无尽的乡愁,将开封的繁华复制到杭州。“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至今,从方言到美食,杭州都带着一股“河南味”。

如今的开封,茕然独立在中原腹地。然而,开封的地标依然耳熟能详,不论是包大人的开封府,展护卫的大相国寺,还是《知否》里新婚之夜顾二叔为明兰买夜宵的樊楼,都令开封握住了影视剧的流量密码。

展昭在这里出家,鲁智深在这里倒拔垂杨柳。

摄影/缪克强

开封,从未离开我们的视线。

北宋的开封,凭什么世界第一?

三个女子合伙经营京城最大酒楼这种剧情,如果不是发生在现代,只能发生在北宋的开封。

今日开封,没了迷人眼的富贵,却堪许深情。

摄影/焦潇翔

北宋初年,开封人口就已突破百万,人口密度堪比今天的北上广;同时期的伦敦,人口不过数万。北宋开封GDP全球第一,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超级大都市。

华北平原上的开封,坦荡、开放。

制图/孙璐

北宋的开封,凭什么?

黄河南岸的开封,地处一马平川的华北大平原,周边无险峻山脉可依。隋唐以前,由于毫无战略优势,开封长期不得重视。即便处于中原核心地带,长期以来也只能做长安、洛阳的跟班。

黄河与开封,自古以来密不可分。

图/视觉中国

北方地区长期的战乱,和经济重心的南移,让北方城市此消彼长。隋唐时期,长安、洛阳的繁华,已离不开江南物资的供养,京杭大运河成为当时最繁忙的交通运输线。开封,正好位于通济渠段的北口,来往南北的物资,必在开封停留。独一无二的航运优势,奠定了开封的繁华基调。

开封的富贵,是被京杭大运河运来的。

制图/孙璐

电视剧《梦华录》虽然取景江南,再现的却是北宋开封的风土人情。“四水贯都”的开封,是名副其实的北方水乡,水路通达,又让她占尽了漕运优势。

五代时,后梁、后晋、后汉、后周等北方政权,前后定都于此,看重的皆是开封集南北物力于一体之富庶。彼时,长安、洛阳已破落不堪,开封却逆势增长,傲然独立于黄河流域。

开封,北方水乡。

图/视觉中国

尽管开封无险可守,作为首都有着致命缺陷,然而北宋官僚贵族仍然中意于她。一心想要迁都洛阳的赵匡胤,竟然拗不过满朝大臣。

北宋以前,长安的开放气象与江南的商业气息,长期滋养着开封的城市精神。天时地利人和的开封,在北宋迎来巅峰,她不仅是北宋的政治、经济中心,更是当时世界的经济中心。

一城宋韵,半城水。

摄影/焦潇翔

北宋的开封,有钱人遍地走。皇室、贵族、官僚、官用工匠,约有10万人,加上他们的眷属,天生富贵者,就占全城人口的三分之一。有钱人扎推的东京,俨然当时的消费魔都。

在以农业为主的古代社会,北宋的开封却以商业独领风骚。几个大的商业区,主要集中在内城,《清明上河图》所绘的景象,在外城的东南角及郊区。全城有大型酒店72家,其余则不胜数。最有名的樊楼,甚至牵动着帝国统治者的神经,宋代的几位皇帝都曾光临这里,争相为餐饮业代言。真宗、仁宗两朝,还特为樊楼减税,以保护“民营企业”茁壮发展。

图说北宋开封的繁华。

来源/中国珍宝馆

小饭馆、小吃店、茶坊遍布全城,构成了《清明上河图》里描绘的繁荣市井气。小商小贩,也是商业的重要参与者。

商人有钱就任性。商业的发展,松动了“士民工商”的阶层排序。比如,以诗歌称雄宋代的石曼卿,在开封做官时,到土豪财主邻居家做客。然而一曲莺歌未了,主人便下了逐客令。过几天,石曼卿又写名帖拜访,这位财主已懒得搭理。

开封府,80、90后都知道,这里有个包青天。

图/视觉中国

民间供奉财神爷范蠡、白圭,体现了商业社会的精神信仰。但周公、孔子,依然是文人雅士的精神信仰。北宋的开封,同样是世界的文化中心!

建于后梁时期的古观音寺,与开封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摄影/石耀臣

作为宋词的发源地,开封贡献了宋词三百首中至少八分之一的名篇,柳永、周邦彦、秦观、李清照、欧阳修、苏轼、王安石……都是她的文化IP。作为我国戏剧的发源地,开封贡献了五大剧中之一的豫剧。作为民间文学的发源地,元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的故事仍在开封展开。

开封的官窑,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和文学、民间艺术一道,共同拔高了中国人的审美,令开封成为中国的“美学之都”。

开封的木雕,值得一看。

摄影/李平安

北宋的开封,似乎没有短板,是各方面都强的超一线选手!

夜市、小吃、文艺表演……

北宋的开封如何塑造今天的生活?

今天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缘起于北宋的开封,这要从推倒城市坊墙的那一刻开始寻找。

清明上河园的大宋夜生活。

图/视觉中国

夜幕垂帷,畅饮高歌,今天我们已经熟悉的夜生活,正是拜宋人所赐。宋代之前,晚上基本只能在家待着,想出门逛街?那得等普天同庆的日子,一年到头也没几天!北宋的开封取消“宵禁”,由此打开了全新的都市生活方式。

吃喝玩乐,北宋人样样在行。夜市、晓市无缝衔接,临街店铺一家挨着一家。逛夜市、赏夜景,是市民的日常娱乐。那时,假如你要早睡,一定会被损友嘲笑:睡什么睡,起来嗨!

开封人的文娱活动。

上图摄影/石耀臣,下图摄影/卢文

毗邻皇城的樊楼,是东京最大的酒店。“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楼。”夜里的樊楼更加好逛。宋仁宗时,某夜樊楼的欢娱声太大,传入宫中,相比之下,皇宫之内倒显得冷清了。

北宋时期,开封的繁华一览无余。

制图/孙璐

在北宋,“艺人”属于高收入群体。在此之前,艺人只能在临时的场子里表演;北宋时期则用栏杆围起圈子,盖起瓦房,形成固定的综合娱乐场所——瓦子。相比之下,民国的“大上海”当属后生晚辈。有歌、有舞、有杂技,各种曲艺轮番上演。喝着茶,吃着点心,边吃边喝边欣赏表演。

勾栏瓦舍、茶坊酒肆,今天都市生活的快乐,一千多年前的北宋人已经很会享受了。

开封汴梁小宋城特色美食城。

摄影/焦潇翔

洗浴这一困扰古人的生活难题,也被北宋人轻松解决。在遍布京城的公共浴池里,平民也可以熏香料洗澡。约上朋友一起泡澡,是宋朝人就会的事情。

晒朋友圈、加好友,在宋代也已流行。《水浒传》里,宋江酒后在浔阳楼题诗,惹下大祸,这不是他个人的行为艺术,而是宋代的朋友圈文化。宋代的酒店、旅舍专门辟出白墙,供游人作诗。循诗找人,让许多陌生人成为挚友、伴侣。

开封夜市,中国夜市的鼻祖。

图/视觉中国

梦回大宋,吃喝不愁。开封最吸引人的,是它“美食之都”的称号,山珍海味应有尽有,美食佳肴达数百种。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里,对开封的美食最不吝笔墨:包子、肉饼、胡饼、馄饨、鸡杂、鱼生、话梅……中式“KFC”(开封菜,下同)堪称北宋第一大菜系。

小吃,是“KFC”的灵魂;炒菜,则是“KFC”的原创。

炒是汉民族独创的烹饪技巧,西方多用烧、炸,日韩喜欢煮、蒸,我们在宋代便发明了炒。宋代发明的双耳铁锅,为爆炒提供了技术支持。大火爆炒,几分钟即可入口,为繁忙的宋人节约了时间成本。

爆炒的技能,是宋人的专利。

图/视觉中国

夏天,北宋人喜欢吃冰。《清明上河图》里,一碗放了冰糖的绿豆冰雪凉水,或者用水果、碎冰、牛奶做成的乳酪(今日之刨冰),令人一眼望去,便觉满口生津。望梅止渴,所言不虚。

在今天,夜市、小吃,仍然是开封人最骄傲的生活方式。哪怕一个不起眼的小巷、街口,都有夜市生长的土壤,更不要说三更尽、五更又开张的鼓楼夜市,市井感的西司夜市,朴实的河大西门夜市……

鼓楼夜市,开封最大的夜市。

摄影/纵小横,图/图虫创意

如今,占据开封夜市半壁江山的炒凉粉,也是北宋开封人最喜欢的美食。麻辣花生、花生糕、红薯泥、四味菜、羊肉坑馍、桶子鸡、鸡血汤、胡辣汤、双麻烧饼、开封拉面、宫廷杏仁茶……寻常巷陌之间,美食无限。随便哪一样,都能勾起开封人的乡愁。

开封的胡辣汤口味众多,

夜市风味之羊肉炕馍。

图一摄影/卢文,图二/视觉中国

鲤鱼焙面、灌汤包、羊肉坑馍、锅贴豆腐……清末民国传下来的老店,郑州、洛阳都没有。最地道的河南味,始终在开封。

没有开封味,杭州味也将少很多滋味。去杭州必吃的西湖醋鱼,是宋代著名厨娘“宋五嫂”的代表作品;杭州小笼包的汁水与肉馅浑然天成,是对开封灌汤包的复制粘贴。从南宋开始传承的杭帮菜,骨子里其实也是“KFC”。

开封灌汤包,杭州小笼包的原版。

摄影/石耀臣

活在北宋的开封,实在有太多美好。然而,年底,金兵突然南下,跨过黄河直达开封城下,全城百姓饱尝4个多月的围困之苦,最终城破,开封被洗劫一空。这座最早城开不夜的世界级都市,还没来得及衰落,就迅速凋零。

繁华落尽的开封,

成为挥之不去的朴素乡愁

成也黄河,败也黄河。政治上的失利,配合地理因素,联手封印了开封的繁华。

开封兰考段黄河,看上去不是很有安全感。

图/视觉中国

北宋之前,黄河流经河南北部,距离开封尚有数百里。此后,黄河经过多次改道,逐渐南移至开封以北10公里处,在开封境内频繁决溢。从年到年的年间,黄河在开封共决溢多处,开封城十几次被洪水围困,4次遭遇灭顶之灾。

开封七盛角,遗落在大宋御河上的一颗夜明珠。

摄影/焦潇翔

开封,也因此错过了近代铁路发展的快车,将交通优势拱手让与隔壁默默无闻的小县城郑州。火车拉来的郑州,最终在年取代开封,成为河南省会。30余个机构,近7万人,相继从开封搬迁至郑州。省会搬迁,给开封致命的一击。在此前后,河南大学,这所曾经与清华大学比肩的百年名校,也被一再拆分。

在老河大,品味开封的建筑之美。

图一摄影/李平安,图二、三摄影/石耀臣

年,开封下辖经济势头良好的新密、登封、新郑、中牟、巩义5县,划归郑州。然而,开封人没有因此消沉。内涝、风沙、盐碱,恶劣的自然环境,铸就了开封兰考的“焦裕禄精神”。自强不息的兰考人,用焦裕禄当年带领大家栽种的泡桐树,制作乐器、家具,帮自己在年摘掉河南贫困县的帽子。

如今的开封,头顶一条河,脚踏六座城。黄河将曾经的古城一座接一座埋于地下,也因此限制了开封老城区的楼高(限高15米)。地下,打一口水井,或许就能挖出国宝;地上,北宋的繁华则仅存铁塔、繁塔。唯有保存完好的清朝城墙,与有着不俗审美的老河大建筑,抚慰着开封的历史。夜市里的人间烟火,依然演绎着“东京梦华”。

北宋时的铁塔,孤独地矗立在今天的开封。

图/视觉中国

鼓楼东西檐下分别悬挂的巨匾“无远弗届”“声震天中”,展示着开封曾经的霸气。褪去中心的光环,如今的开封显露出平民城市的温暖。作为中国文化的地标城市,开封值得每个中国人“到此一游”。

开封鼓楼,“无远弗届”的对面,是“声震天中”。

摄影/卢文

文丨董大

文字编辑

董大

图片编辑

奈福

地图编辑

孙璐

地图审稿

monk

设计

任东

头图摄影

视觉中国

封图摄影

《梦华录》剧照

本文系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原标题:《《梦华录》热播,河南这座低调的“八朝古都”藏不住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4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