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笼包蒸出大名堂

初次见到方丽莉,觉得她是个漂亮的邻家妹妹:扎着马尾辫、穿一身休闲牛仔装、配一双小白鞋,说话声音甜甜的,还露出腼腆的微笑。经过介绍,我们才知道她是嵊州越为首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年出生的方丽莉,实现了嵊州传统小笼包标准化、工厂化生产。

因为小笼包,方丽莉获得了不少奖项:年浙江省级小吃大赛金奖、年绍兴市女性创业创新大赛第一名、年浙江省巾帼云创客等。

一位90后姑娘,怎么会爱上小笼包呢?

假装上班实为创业

年大学毕业后,方丽莉回到父母身边,每天按时上下班。她说:“一开始我做的是办公室工作,按部就班,我爸爸妈妈很满意。”

一次偶然机会,开小吃店的好友叫方丽莉到店里帮忙打下手。厨房里,热气腾腾的小笼包新鲜出炉,白白胖胖,一口咬下去,富有弹性的面皮和满嘴留香的肉馅,让方丽莉有说不出的满足和快乐。

方丽莉说,嵊州传统的发面小笼包要开“鲤鱼嘴”。好不好吃,最重要的是“鲤鱼嘴”的开口包多少个褶、中间的孔洞大小、包子的皮馅比例是多少……

渐渐地,方丽莉迷上了小笼包,她没想到嵊州的小吃文化这么有意思,创业冲动也开始萌发。她主动报名到农民培训学校里学做小笼包,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年3月,方丽莉瞒着家里人辞职创业。她注册了商标,用朋友们入股的钱租厂房、购置冷冻设备、招聘工人。“当时每天早上穿着光鲜亮丽的衣服,瞒着家里人假装去上班。”方丽莉说,直到有一天,邻居发现了她的秘密,并告诉了她的父母。

“你一个大学生为什么要去做小笼包?书都白念了!”父母恼怒地质问方丽莉。但这并没有让方丽莉动摇。

方丽莉的父母不放心,也曾偷偷去工厂看过女儿。方丽莉认真包小笼包的样子,让父母心有所感。慢慢地,他们理解了女儿的执着。当方丽莉为资金紧张一筹莫展时,他们伸出了援手。

“当时缺钱,人手也不够,压力特别大,好几个晚上偷偷在被窝里哭。妈妈知道了,就和爸爸商量着拿出多年的积蓄给我创业,妈妈还主动到工厂帮忙。”说起这些,方丽莉很感动。

方丽莉没有让父母失望,第一年,“越为首”的销售额就达万元。今年疫情期间,她的速冻小笼包更是脱销。

每天试吃胖了20斤

“这里就是我的工厂,这边是冷库,那边是烘房,前期都是我亲自参与规划设计的……”方丽莉滔滔不绝地向我们介绍,自信端庄的样子和初见时判若两人。

“老面发酵的小笼包富有嚼劲,是嵊州小笼包最传统的味道,但现在这种制作方式已经越来越少。”方丽莉说。如何把老面发酵融入速冻产品?这是个让不少老师傅头疼的难题。因为老面发酵时间长、工艺复杂、出品难控制。

为了找到解决方案,方丽莉起早贪黑,在缭绕的蒸汽中忙得不可开交。整天与凉水和面粉打交道,她白皙的双手变得粗糙干裂。为了方便做包子,方丽莉甚至狠心剪去养了多年的长发。

“那段时间每天试吃小笼包,吃到吃不下为止。仅为尝馅料,我都胖了20斤,有段时间看到馒头就受不了。”回忆创业初期,方丽莉乐了,“说不累,肯定是假的,有时压力大了就一个人大哭发泄一下。这条路不平坦,但我还是坚持下来了。”

整整一年,在试验几百次配方后,方丽莉摸透了老面发酵的“脾气”,大大缩短老面发酵的时间,并减少其局限性,实现了嵊州小笼包生产流程的标准化。

“目前我们每天能生产小笼包近万只,生产小汤包10多万只。”方丽莉说,在零下18℃速冻的状态下,小笼包能保持原汁原味,从冰箱里拿出速冻小笼包蒸上几分钟,味道和现做的一样鲜美。

创意融入小吃美食

方丽莉说,速冻小笼包取名“越为首”,是因为白居易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东南山水越为首,剡为面,沃洲天姥为眉目。”她打心眼里想推广嵊州美食,于是选择了对家乡山水充满赞誉的词句。

创业第一年,方丽莉便申请了专利,同时吸收一批有制作经验的农村妇女作为主要劳动力,采取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营销模式。

为了让更多年轻人和孩子爱上嵊州小笼包,除了在食品的色香味上动脑筋外,方丽莉还将创意融入传统食品制作。

目前,方丽莉的公司已有两个系列的产品线,一个是传统系列,包括小笼包、豆腐包等传统小吃美食;另一个是卡通系列的果蔬包,把五颜六色的果蔬汁加入面粉里着色,制成卡通样式的面点,为“越为首”打开了新的销售渠道。

如今,嵊州成立了“剡溪巧厨娘”美食联盟,年纪最小的方丽莉担任会长。她与20余家嵊州小吃及特色美食女性经营户一起,努力打响嵊州小吃品牌,为当地美食经济注入活力。方丽莉说:“如果有可能,我想运用科技手段实现工业化生产,把嵊州的多种小吃美食都开发出速冻产品。”

来源:浙江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2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