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足以在深夜杀人的吃货宝典。
一本上海最地道风味的完全记录。
一本上海70、80后温暖记忆的心灵鸡汤。
蟹黄包白斩鸡、八宝鸭、水晶虾仁、肠血油豆腐线粉汤、生煎、鲜奶小方、鲜肉月饼、蟹壳黄……
三丝3年搜集,近张弄堂小摊酒楼实地美食图集!
《舌尖上的中国》还在热议中,欧阳应霁的《香港味道》,焦桐的《台湾味道》,舒国治的《台北小吃札记》就已唤起新一轮的美食旋风……
酱肥肠但这股全民皆馋的吃货热潮下,市场缺少一本地道的“上海味道”。
此前上海文人写上海美食往往流于回忆老味道、比较陈腐,或一味追求酒店觅食变成广告推荐。
而年轻的作者指间沙,则以一个老上海70、80后的身份出发,写的都是今日上海能吃到且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历史积淀的城市美食,能同时唤起两代人的共同美食情感记忆。
为写作这本书,作者和摄影师花费3年时间,爬过电线杆取景,冒着被挥菜刀的风险,以扫街方式拍摄出近张弄堂小摊酒楼的实地美食图景。作者以其独到的味蕾判别和一贯犀利的写作方式,点评出的上海本土特色美食书,也因此显得格外真实诱人。
本书文笔优美干练,行云流水之间的文字带有淡淡的哀愁,很适合当下的阅读主题——“美食”与“怀旧”。文中列举了十几种上海街头巷尾或入驻酒楼的美食,都属于资深上海吃货不容错过的必点款。
在如今渐渐浮躁的社会生活中,注重生活品质成了人们追求的目标。美文美图的形式,带你系统“扫荡”上海本土特色的吃食!
序吃货本色
序吃货本色上海并不是随便拐进家馆子就能吃得满意的,但上海人真的很爱吃,稍微美味一点,店门口就排起一条长龙来。这是一座吃货拥挤的城市。什么是吃货?想起胃弱的夏目漱石,偏偏最爱伤胃的汤年糕和白酒。自己吃不了,就在小说里让主人公连吃四碗天妇罗面。或许只有这种天赋不足的天才吃货,才能将羊羹、幼蕨……
雅与欲蟹传奇
会不会吃蟹,是中国名士骚客一件极重要的评判标准。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小资情调的必要条件。而且得自己掰着香甜,《红楼梦》里姑娘夫人们其他事有人相帮,吃蟹时仍要取菊花叶儿、桂花蕊熏的绿豆面子洗手,亲自掰。过去但凡有点品位、有点腔调的都拿会吃蟹作为风雅的标志。例如明星胡蝶,一气能吃七八个,只蘸醋,吃相优美,……
无鸡不欢的时代白斩鸡
上海人爱鸡成痴。尤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饮食大革新期风起云涌。炸鸡霸行之前,我们爱过各小菜场肚里塞满香菇和葱的电烤鸡、电影院旁打着“台湾”名义戳着牙签白花花的香酥鸡、街边撒上鲜辣粉的油煎鸡心鸡胗串……以上这些都属小贩外卖,只有白斩鸡独步春申,开店堂吃。想想不可思议,只有白斩鸡是冷的,却打败了所有趁热吃……
双份团圆八宝鸭与八宝
被唤作“末代名媛”的章含之会讲老派上海话,还会在家宴时做八宝鸭与赛螃蟹(用鸡蛋和姜醋冒充蟹肉蟹黄的菜)。她做八宝鸭时排场很大,请来13位大使,结果把胡同堵死,得靠居委会与警察维持秩序。老年章含之积极参加居委会活动,端上来的私房菜也是八宝鸭。她的“女儿小姐”洪晃在母亲去世后纪念:“她特别热爱生活,自己……
第一热面孔水晶虾仁
我很爱吃炒虾仁,最好不放任何配料,纯粹的清雅一色,珠圆玉润。可是,家里炒虾仁,总仿佛对自家水平拿捏不准,要放点配料进去。虾仁配豌豆是最常见的,绿色的豌豆味道清甜还能接受,等再放入红色的胡萝卜丁甚至黄色的玉米粒,那简直就是拿炒虾仁当调色板画画玩了!拒绝神圣的炒虾仁被玷污。最恨的就是饭店外来小妹将大盘水……
先把小日子过起来肠血油豆腐线粉汤
○朋友寄来的老上海油豆腐线粉汤明信片我小时候经常犹豫的是,到底买一碗,还是买两碗?吃溧阳路那家油豆腐线粉汤时,次次都很贪心,吃着这碗,望着那碗。等到长大搬家,路过此地,一定叫两碗捧场,“葱辣都要”。它虽然被简单地唤作“油豆腐线粉汤”,却不是普通点心店里只有油豆腐和线粉的油腻腻汤。光这两样东西,怎……
艰难辰光里的情调上海西餐
○《红玫瑰与白玫瑰》里罗宋汤电影《红玫瑰与白玫瑰》里,佟振保与孟烟鹂相亲谈恋爱,带她去吃西餐。罗宋汤上来,佟振保先拿汤匙喝了一口,孟烟鹂看着他喝完一口,跟着学样也舀口汤放入嘴里,手还是微微抖的,汤舀得似乎太多又倒了一点回去。这样的小心翼翼,让佟振保觉得明天灿烂尽在掌握,此女好似素白扇面可以任由他画……
在我最美好的时候性感小笼包
梁实秋写汤包,说:“上海沈大成、北万馨、五芳斋所供应的早点汤包,是令人难忘的一种。包子小,小到只好一口一个,但是每个都包得俏式……妙处却在包子皮,半发半不发,薄厚适度,制作上颇有技巧。”这就是他心目中的上海小笼包了。“北万馨”和“北万新”有关么?问不到梁先生了。反正我没在上海北万新吃到小笼包。正……
情同初恋生煎底细
之湄姐姐无限留恋地说:“曾经,我决定把大壶春的生煎馒头作为生命的最后一餐……”少女情怀常伤春啊,因为年轻,所以总在遥想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穿啥好吃啥好?然后,她问我:“你这一代,有没有吃过大壶春的生煎呢?再也没有吃到过这么好吃的生煎。”她吃的是德大西餐社旁的大壶春总店。生煎煎到快熟时,浇水……
我就是我锅贴之辨
○章氏锅贴上海的锅贴在外很出名,挂的牌子比“上海生煎”还多。澳门大三巴前的小巷里都有招牌“上海锅贴”,我看了看,没敢买,哪里有锅贴不躺在锅子里的道理?!很难和外人说清上海锅贴的特色来,它不是生煎的玉体卧姿版,不是北方饺子下锅油煎一下便是的。老北京的小吃中也有“锅贴”一味,以护国寺庙会和西安市场的……
生活的本来面目鲜奶小方
多少上海经典美食消失、走样,但总还有实力派的红宝石鲜奶小方可以投靠。阳光正好的下午,我们看着这些素面朝天的鲜奶小方,整列整排,密密麻麻、底气十足地陈列在玻璃柜中。壮观。丝毫没有谄媚我们的意思,它们四四方方得很拙朴,雪白的鲜奶油,顶着一星半点红樱桃。看不起鲜奶小方纯朴模样的人,第一口入嘴,立刻醍……
火热的队伍鲜肉月饼
当我小心翼翼捧着从真老大房烘箱里刚出来的鲜肉月饼,试图咬开第一口,边上有外地大婶卷着舌头惊讶地问:“这馒头怎么焦掉了?”……捧着月饼僵在那儿,这话真是雷得我外焦里嫩啊!中国很大,许多人从来没有吃过烫嘴的月饼,许多人认为不是甜的月饼不伦不类恶心到要吐。等到他们真的吃过上海的鲜肉月饼,说味道很好啊,……
落地珠散玉碎蟹壳黄
已香消玉殒的李媛媛眉眼之间风情万种,演旧上海名媛最是风华绝代。她的成名剧《上海的早晨》改编自周而复先生的名著,讲的是建国初上海“三反五反”、“公私合营”的往事。小学五年级看这小说,记牢了资本家聚会点的烟熏鲳鱼、大太太二太太吃的乔家栅芝麻汤团……还有女共产党员到三太太家做思想工作时,仆人老王“送进来一……
一觉香甜梦不只是青团
夏丏尊在《鲁迅翁杂忆》里说,强盗牌香烟和条头糕是鲁迅每夜必需的粮,斋夫摇寝铃前买好送进房间,周六夜里备得更富足。有人说鲁迅爱吃甜食是留学时养成的习惯。可是和果子包装精美、名堂繁多,吃起来却没有我们的糯米糕团花样百出。鲁迅这样夜夜吃条头糕,竟然不腻,怕是需要童年时代就打下的胃底子吧。他是浙江绍兴人,……
大牌存在的理由蝴蝶酥
馋嘴这种事情,看来也有家族遗传。我妈小时候嘴也馋,某次幼儿园放学,看到边上小朋友在啃巧克力,眼红得不得了,缠着她叔公要。但是,她完全不了解这个咖啡色的固体小方块的学名,形容一番后,她叔公心领神会了。第二天,我妈胜利地得到了一小盒子——蜡笔,当她将信将疑地把咖啡色蜡笔放嘴里嚼后,哇啦啦大哭起来:“不是……
小身材大味道油爆虾
油爆虾色泽金红,是鲜甜的活肉。到了本帮菜馆,油爆虾通常都是必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爱的油爆虾馆子。我小时候最爱读美食文章,牢牢记得萧丁先生真真声嘶力竭、七情上面地爱煞油爆虾呀!他老人家先在某报上狠狠表白:“老正兴的油爆河虾,我称之为天下第一虾。我敢说,不论在上海,在全国,油爆虾唯有老正兴,除却巫山不是……
块肉余生红烧肉与小排
我小时候非常怕吃红烧肉,估计和丰子恺一样吃了肉就想吐。但丰子恺老先生是“三四岁以前,本来是要吃的,肥肉也要吃”,而我和他相反,长大后倒是什么都愿意送嘴里尝尝,但依旧害怕肥肉。“外婆的红烧肉”,在我看来,是一个伪命题。我记忆里,外婆家是经常去住的,外婆总是和薄荷绿豆汤、山楂糕、小馄饨联系在一起,没有……
咖啡馆底色炸猪排倒计时
炸猪排是几代上海人的集体迷物,很少有上海小囡说到“炸猪排”三个字音调不变欢快的。约某位80后贪吃分子一起去吃炸猪排,他欢快得好似“世博倒计时天”一样,每天不忘MSN提醒我:“今天距离吃炸猪排还有X天!”上海人家里,主妇个个都会做炸猪排,那是文明的标志。不会做炸猪排的上海主妇就好比进了洋行却不……
桃花流水绉纱馄饨
绉纱是对小馄饨新娘裙摆似的皮子的雅称。上海的小馄饨与湖州大馄饨、无锡王兴记馄饨、福州肉燕、香港虾肉云吞、成都抄手皆不同,甚至和上海的菜肉馄饨、三鲜馄饨也完全不同。小馄饨是馄饨家族的萝莉,走少女路线。上海人家吃不完的馄饨煮熟后第二天下锅油煎来吃。可是从来没有见过拿小馄饨来油煎的,它太娇嫩了,只适合现包……
水磨工夫大汤团与小圆子
说到上海点心,外人似乎单单记牢最后上桌的一盆酒酿小圆子。于一大团模模糊糊的芡粉水中,舀出一勺酸酸甜甜的碎米和黏糊糊的粉团。这恐怕是颇有古韵的吃法,因为古代的汤圆便是在烧开的汤锅里撒进白糖,再下糯米粉团煮熟,是无馅的实心圆子。酒酿小圆子虽然在各大酒肆里成为点心栏的上海面孔代表,却在点心店里少见。所以……
圈圈尖尖大肠面
大肠面好似碟店里的三级片,加足猛料放大宣传,考验路人的定力:你是看过一眼匆匆低头走人,还是放肆地盯着看脸上充满想象?女孩子很少有承认自己爱吃大肠的,就好像不敢承认自己看过三级片一样。那该是多么不做作的女孩,才有这样的坦白勇气和厚重口味。猪肠这样的下水,滋味特别浓郁,总是有人爱煞有人怕煞。徐志摩《爱……
饭饭之交粢饭和粢饭糕
早上坐17路公交车经过汉口路站,花坛边总有个早点摊雷打不动地立着。一个岁数不大的男人,支着一辆自行车,车上摆个泡沫塑料箱子,上面写“特色血糯米粢饭和年糕团”。风雨无阻都能看到,又起得早,这样的男人还真是踏实勤力。我总是隔着车窗看他做粢饭团,很是干净爽利,加这料加那料,拿个竹帘一卷一推,迅速地交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