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吃花样多,大饼油条小笼包。
咸浆锅贴肉馒头,老虎脚爪粢饭糕。”
随着时代的发展,承载着满满老上海记忆的沪语童谣、绕口令,正在慢慢消失,甚至不少人用沪语把它们说连贯都有困难。不过在嘉定,这群孩子已经学得有模有样了。
上个月,“学沪语,讲故事”年嘉定区青少年沪语暑期公益班在区文化馆开班。经过一个多月的系统学习,今天,50多名小学员走上舞台,表演了精彩的沪语绕口令、童谣。
“推推磨,拉拉磨,侬推吾拉做豆腐……”萌趣的动作,稚嫩的沪语声,在位于区文化馆的沪语班汇报演出现场,记者看到,孩子们面对面,投入地唱着沪语童谣《做豆腐》,配合你推我拉的磨豆动作,童趣十足。
观众单女士说,萌娃们清脆的童谣声把她那些珍藏在心坎的旧时记忆唤醒了,“这些童谣我基本都会,小时候就是在弄堂里一边唱一边跳,孩子们表演得这么好,一下子感觉小时候弄堂里的风又吹来了,很亲切。”
结束了团队演出环节,便进入了个人展示环节。范嘉宇小朋友表演的是沪语童谣《阿拉来赛车》,由于门牙刚掉没多久,表演过程中免不了出现吐字不清、说话漏风的情况。范嘉宇指着自己空空的门牙槽,委屈地告诉记者,“我练了三天,发音的时候用舌头堵一下来防止‘漏风’,但太紧张了,刚刚‘大马路’的‘大’字还是漏气了。”
据了解,沪语班培训内容涵盖问候语、动植物、交通出行及上海历史地理知识等方面,由中国故事大王、区级非遗项目“黄渡沪书”传承人黄震良授课。经过1个多月的学习,孩子们收获颇丰。学员汪静佳说,虽然时间不长,但在黄老师的带教下,她基本掌握了沪语常用语,学会了十首左右的童谣、绕口令,“老师教得很有趣,会搭配儿歌、动作让我们去记,而且沪语很嗲,像小公主说话,很吸引我,我会继续努力学下去。”
汪静佳(左六)
在学员家长吴女士看来,区文化馆搭建平台,让孩子们在舞台上一展风采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一听说要表演,孩子可兴奋了,这次活动能让他有成就感并且加倍爱上沪语这一地方文化,也能更好地融入上海。”
据介绍,今年是区文化馆、区非遗办开设公益沪语培训班的第八年。八年来,该公益沪语培训班越来越受到孩子、家长们的欢迎,形成了一定的沪语学习氛围,起到了传承传播沪语文化,发扬、存续上海方言的良好效果。“接下来我们也会开展一些镇级、区级比赛,给孩子们提供平台去展示,让他们对本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和传承。”嘉定区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奚佳说。
来源:上海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