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斯卡最佳短片包宝宝可爱小包子背后却

当我看到《包宝宝》的时候,有点惊异,因为如此浓厚中国风的动画短片居然是由皮克斯动画工作室所制作,而当我看到导演是石之予也就能理解,为何这部动画短片却包含了如此之多的中国元素。

这部斩获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奖,是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第一部由女性执导的动画短片。而导演石之予出生在中国,2岁时随父母移民加拿大多伦多,虽然移民,但却也是生长在中国人的家庭中,所以才能在短短8分钟之内,道出了中国式父母对子女的依恋。

在短片中,以可爱的包子宝宝为核心,讲述了包子化身的宝宝,与妈妈在成长过程中爱与束缚的矛盾冲突,最终妈妈与儿子走向和解的过程。

虽然只有8分钟,全片没有任何人物对白,却触碰了很多人心底最柔软的弦。从影片中看到妈妈以爱为名义的绑架,对包子宝宝的过度保护,回忆起自己成长经历,多少都有点感同身受。最后的和解,温馨之余却让人想念自己的妈妈。是啊,无论成长过程有多少问题,妈妈对我们的爱,我们对妈妈的爱是永远无法割裂的,有时候需要的只是彼此之间的理解。

01虽然是皮克斯出品,却将中国元素与短片内容很好结合,展现了中式亲子关系,引人思考,一个好的动画短片背后必有内涵

影片开场就让观众感受到了一股浓浓的中国风,伴随着中国乐器背景音乐的出现,一个妇人在擀着中国人都熟悉的饺子皮,旁边放着和好的包子馅,并且非常娴熟地包着包子,画面一转出现妇人的面貌,一个亚洲人的面孔,爸爸出现也是如此,随着镜头的递进,展现在大家面前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家庭。墙上挂着全家福,里面有个儿子,可是在吃包子的时候,却不见儿子的出现,而这一点为之后包宝宝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影片总的来说是分为两个部分,前一个部分描述了包宝宝与妈妈相处的过程,后一个部分却是妈妈与儿子最终和解的温馨场面。而两个部分却代表了不同的含义。

前一部分,从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爸爸在吃完妈妈做的包子后就离开了家,妈妈独自一人在家里,看起来这种状况已经持续了很久时间,妈妈的孤独可想而知。所以当妈妈发现自己做的包子变成了可爱的小人之后,她的惊喜可想而知,而这个可爱的小包子也代表了她的儿子。

在包子成长过程中,妈妈万般小心呵护,从最开始给买吃的,带包子逛街,从狗嘴里抢下包子;到长大后禁止包子和小伙伴们玩,怕它受伤,如同武林高手般踢开了小伙伴踢向包子的球,用自己的方式严密地“保护”着包子,却忽略了包子本人的意愿。

包子长大后,开始叛逆,不再听妈妈的安排,自己和小伙伴打电话,外出游玩,甚至最后带回了一个外国女朋友回家,收拾东西准备离开这个家,这一切全都脱离了妈妈的管控与保护。妈妈意识到包子要离开了,无法接受这一点,直接把包子吃了。

影片到这可以说是全片最为恐怖的地方,一个妈妈吃了自己的儿子,怎么想怎么不可思议,然后这个背后不正是很多中国妈妈的行为映射吗?在中国很多小孩,从小就受到妈妈的保护,生怕孩子被风吹,被太阳晒到,随时随地监视管控着孩子的一举一动,还美其名曰“为你好。”

我有个小侄女上小学5年级了,学校每个学期都组织外出郊游,而我小侄女仅去过一次,再也没能去过,原因居然是妈妈觉得她去了会不安全,万一冷到感冒、热到中暑怎么办。每当同学开开心心坐着学校大巴外出游玩,回来兴致勃勃交流着路上的所见所闻,小侄女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默默听着。这不正是影片的包子真实的再现吗?而我们身边这种妈妈却也不少。

在这样严密管制下,妈妈觉得包子就像儿子,就是属于自己的东西,生怕别人抢走,当掌控不了孩子的时候,只能吞了他,让他永远和自己副为一体,这种爱不让人觉得可怕吧?保护孩子是对的,但过度保护,甚至剥夺孩子游玩、正常成长的权利,这种所谓的爱已经超越了正常的界限,变成了束缚,让人喘不过气来。《包宝宝》之所以受中国观众喜爱,就因为它引发了观众们的共鸣,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经历,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会有包宝宝相同的成长经历。

这种爱的方式正确吗?当我们看到妈妈最后吞子,引起了每个人的反思,而这种反思却往往是一种力量,推进我们向更好方向前进的力量,这也许也是《包宝宝》带给我们的价值所在。

电影的后半段,则是妈妈吞了包宝宝后,后悔痛哭不已,结果她长得很像包子的真正的儿子出现了,带来了小时候最爱吃的铜锣烧,和妈妈一起吃。妈妈也接受了他的外国女友,并教女友包包子,一家人变得和和睦睦。

这种和解对比前面妈妈的恐怖掌控让人觉得很温暖,很多观众看到这里会想念妈妈,因为不管怎么样,虽然妈妈爱我们的方式表达不当,但却无法抹去她爱我们,我们也爱她的情感。

导演石之予在前半段可以说是深刻展现了妈妈过于霸道的独占欲,而在后面却进行了一个和解的设计,一方面展现了亲情不断的含义,另一方面也为可怜的天下父母心保留了一份温情,更为中式亲子关系憧憬了一个更理想的结局。

因为这样才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最希望的结局,和妈妈和睦相处,也是影响的画龙点晴之笔。

02“包子”与“儿子”之间的切换也是一种寓意,表示妈妈终于愿意承认儿子长大了,从此放手,儿子也领悟了妈妈的爱,和解的基础是互相理解,同时暗喻爸爸也是亲子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片子中包子也同样是妈妈的孩子,只是它更像是因为妈妈空虚、寂寞幻想出来的一个幻影,只不过它以短暂的时间重新经历了妈妈真正的儿子成长过程,让观众看到妈妈过度保护欲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导演则用吞子,来把这种伤害推向最顶端,虎毒都还不食子呢,这种过度的控制孩子,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而这个时候展现的是妈妈对包子的控制、母子之间的隔阂、孩子的叛逆、反抗,直到离家出走,这是矛盾的刻画,而产生这种矛盾的原因,只是母子两人之间的无法沟通,互不理解。妈妈以爱的名义绑架着孩子,孩子也从不想去理会妈妈在其中的爱,矛盾只能愈演愈烈,不断升级。

而到后半段妈妈之所能和儿子和解,只是因为对于归来的儿子,他们终于肯静下来一起吃铜锣烧,而非像之前一样吵架、互不理解。妈妈也终于肯承认儿子长大了,也愿意对孩子放手,而儿子也在离家时期也开始想念妈妈,体会到妈妈的爱,毕竟是母子啊,如何能割舍。

他们都懂得了换位思考,去理解了对方,而正是因为这种理解,才会有电影最后一幕,全家和睦。导演用前后对比,包子和儿子的切换,来为引发观众反思的亲子教育给出了答案:我们只有懂得去理解孩子,不要以爱的名义去控制孩子,让他学会独立成长,拥有自己的世界,各自独立而心心相依,才是健康的亲子关系。

影片中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点也是导致亲子关系出现问题的地方,导演用非常隐晦的方式来进行展现,那就是父爱的缺失。

在影片中,爸爸从一开始吃了妈妈做的包子后就拎着公文我离开,明显是去工作了,然后就再也没有出现。妈妈养育包子的过程,只有妈妈一个人,爸爸已经成为了隐形人。这也是很多家庭在亲子教育中出现的严重问题,孩子教育只有妈妈一人,爸爸只负责赚钱就好,很少甚至是甚至不参与到孩子成长教育过程中,只凭妈妈一人折腾。

而且爸爸不但不参与孩子教育,也未曾出现陪伴妈妈。如此孤独的妈妈,自然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生活的全部,想紧紧抓住,这也是造成妈妈过度管控孩子的重要原因。

到真正的儿子归来时,爸爸出现了,最后合家欢吃包子。这一幕正是给出了最好的解决方法,爸爸的加入,才是一个完整的家,孩子的教育也才能更好。导演有这种方法来隐喻了父亲这一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也在呼吁所有的爸爸们都加入到其中,让孩子能健康成长。

03中国传统乐器与短片内容的完美结合,烘托了故事的气氛,增加了中国风的韵味

在《包宝宝》短片中,人物没有任何对白,气氛完全靠人物动作及音乐来进行烘托,而剧中中国传统乐器琵琶、二胡、笛子等乐器的完美运用也是影片的一大亮点。

开场悠扬的琵琶声把观众带入了中国风的感觉中。妈妈挨面团,包包子时候配以欢快的二胡,笛子合奏,展现了妈妈娴熟的手法。之后妈妈与包宝宝相处过程都是欢快的音乐展现了母子之间的愉快心情。包子要和女朋友离开妈妈时候,音乐变得缓慢起来,表达了妈妈的哀伤。妈妈拉住包子不让他离开时,音乐节奏更是达到了高潮,烘托气氛。全剧中音乐有两次停顿,一次是夫妻两吃包子时,不用音乐,表现了平淡如水的生活。第二次是妈妈吞下包子后的悲伤流泪,不用音乐更能凸显妈妈的哭声、后悔与悲痛,为她思想的转变打下基础。

音乐在影片中基本上是妈妈内心情绪的表达,随着妈妈的情绪起落,高兴时音乐轻快,低落时音乐低沉,悲伤时音乐伤感。而在结局又回归到了二胡的主旋律,与片头的二胡形成了首尾呼应的感觉。

音乐在全片的巧妙使用不仅烘托气氛,更弥补了电影没有对白的问题,让影片在听觉方面达到饱满。

可以说如果这部影片采用普通流行音乐的配乐,完全达不到这种效果,离导演想要塑造的中国家庭的氛围相去甚远,导致中国元素的缺失。

04国外很多观众看不懂这个短片,却也反映了中西亲子教育文化的差异,没有对错之分,只是文化不同,但同样都需要互相理解

中国原生家庭的常态能在北美主流媒体上以皮克斯动画短片的形式呈现,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举。但影片所蕴含的意义十分有针对性,导致很多西方人看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而中国人却觉得十分触动人心,甚至泪目。

所以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中国观众感觉是“最后我哭了,因为太感觉身受了。”“看完太感动了,这是我妈和我弟。”而对于西方观众则表示“我很认真地看了,但还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人生中最莫名的10分钟。”

为何中西方观众对于这部短片会有截然不同的感受?这就根源于中西方教育文化的差异性。

在中国,对于大多数父母而言,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无论孩子多大,永远都是自己的孩子。自己辛苦一辈子存下的钱,创造的财富,最终都是为了孩子。而孩子因为永远是孩子,所以可能犯错,就需要父母一直陪伴在身边,指导着他,甚至是掌握着他,帮助避免人生中的错误,用自己的爱“囚禁”了孩子。

在孩子小的时候这种方式能行得通,但是当孩子长大后,意识到自己是个独立的个体,拥有属于自己的人生,不再需要被人控制,而中国父母大多不习惯与孩子做深入交流与沟通,总喜欢以家长式权威来压迫孩子,两者之间不可避免造成了矛盾与对抗。

就正如电影中,包子妈妈与包子之间的对抗一样,因为父母看不到孩子的长大,永远觉得是对孩子好,所以孩子要听自己的,而孩子却对父母的依赖渐渐减少。但这种对抗背后,随着孩子的成长,又会慢慢理解父母,父母也开始试着了解孩子,到达最终的和谐。这种模式一直在不停循环着,所以当中国观众看到《包宝宝》时那种感动身受的体会,西方观众是不能理解的。

而在西方文化中,父母和子女从来都是彼此独立的个体,并不因为生了孩子,就要把孩子捆绑在自己身边。他们崇尚的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父母与孩子都是平等的关系。因此在他们心中谁也没有权利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别人身上,哪怕这个人是自己的孩子。

孩子尊重父母的个性与选择,父母也尊重孩子的个性与选择,父母只会提建议,而最后的决定都由孩子自己抉择。这也与西方人信仰有关,对于西方人大多信仰的基督教认为,世间万物都是上帝创造的,同是上帝的孩子,所以所有人,包括父母和孩子都是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是西方亲子关系形成的主要原因。在这种思想影响下,西方人无法理解《包宝宝》所蕴含的内涵自然也是常理之中。

所以当我们看到妈妈抓起包子一口吞下的时候,中国观众感觉到的是惊恐、不安,而西方观众甚至是哈哈大笑起来,他们单纯就觉得吞个包子这个画面好好笑。这就是文化差异性的不同,对于孩子教育,没人敢说哪一种最好,也许在我们眼中会觉得西方式教育又缺少了必要的亲情感。

无论西方还是东方,我们都是在用自己觉得最好的方式教育着孩子,没有对错之分。而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多些沟通,多些理解,不要让这种沟通延迟到孩子长大很多年以后才出现。

总结:

8分钟的短片,却道尽了中国式父母对子女的依恋,让人触目惊心,却又无比分外心痛,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只不过他们有时候只想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爱,虽然这种方式让孩子难以接受。也许看完,我们也可以思考着做些改变,无论是身为父母还是孩子,多点彼此的理解,别让自己的行为吞噬了孩子,也别让自己的离开伤了父母的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3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