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订正我的思想关于汤包和小笼包的区

北京治荨麻疹最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15/9187457.html

大概是这两天搜关于汤包的信息多了一点,各种资讯都给我推送关于汤包的内容。于是刷到了一个我们南京美食博主的视频。一个小杆子,盛气凌人地教训大家如何区分“汤包”和“小笼包”。其自以为是的无知样子,很有我年轻时候的风采。

今年2月份,就是我还年轻的时候,年少无知,在百家号写过一篇文,关于如何区分“汤包”和“小笼包”的。很惭愧,当时我也是得意洋洋,很自以为是的。

当时我对“汤包”和“小笼包”的区分,和那个美食小杆子博主的说法,差不多。大致是认为,褶向上的是小笼包,褶朝下的是汤包;有汤的是汤包,小笼包汤少或没有汤。

不过,那个小杆子还提出了两个新颖的说法,一是说汤包和小笼包“克重”不一样!这个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在搞笑。且忽略。

还有一个他的说法是,汤包的皮是“死面皮”,小笼包的皮是“油面皮”。——这个“油面皮”?我真是不太知道是什么东西了。我猜他的意思可能是说,包小笼包的面皮,是揉面的时候,面里掺油的。如果真是这个意思就可笑了。因为掺了油的面皮是没有黏性的,做包子是很难捏合的。千层饼是怎么防止粘连做成千层的?就是刷油啊。

人总是每天在成长的。所以我现在订正我的思想:我们南京人常称的“汤包”,其实就是“小笼汤包”;而“小笼汤包”也就是“小笼包”不同叫法。在我来讲就是一回事。

论褶子朝上朝下,是毫无意义的。四川酒家的汤包、小李汤包等,以及所有的蟹黄汤包,都是褶子朝上的。

当年苏州小伙居银根,来到南京鸡鸣酒家做鸡鸣汤包时,是“独创开口朝下的汤包蒸法”。——独创!意思就是,过去的汤包不是开口朝下蒸,别人家的汤包也不是开口朝下蒸。

据我目前所知的关于汤包的资料,包括我长大了一点以后——在上个月写的“关于小笼馒头最早的文字记载”中提到的,年的“苏州小食志”一文:

至于小笼镘头,向无此等名目,流行不过十年,由于松酵大馒头之粗劣无味,于是缩小之,馅以猪肉为主,有加以蟹粉者,有佐以虾仁者,甜者有玫瑰、豆沙、薄荷等,俱和以荤油。无论甜咸,皆以皮薄汤多为要诀,其蒸时不以大笼统蒸,而以小笼分蒸,美十枚为一笼,小笼之名,职是故耳。

当时人家叫“小笼馒头”,但从描述来看,我们很容易知道他说的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小笼包”或者“小笼汤包”。

这两天琢磨民国张通之的《白门食谱》,其中也有关于汤包的记载。“马巷口正春园汤包”:

正春园汤包,昔日一枚只售钱三文,其内满贮肉汁,皮薄而肉嫩。包不过大,一口可食。味美汁浓,对于人身之营养,不让生鸡子,真良品也。今馆久废,刘长兴茶室内之房屋,即其地,面之汤与味,亦甚佳也。

马巷,位置基本上即现在中山南路,白下路至升州路的这一段。张通之的《白门食谱》成书时间比较模糊,但从这段文字中的描述可知,刘长兴是建在正春园旧址上的。而刘长兴在马巷开店面,一般认为是年。所以,如果《白门食谱》中的记述无误,刘长兴的创店历史也准确的话,南京汤包出现的年代,应该远早于苏州的“小笼馒头”。这也与“苏州小食志”中,小笼馒头年在苏州“流行不过十年”的时间线相符合。

所以,“汤包”就是“小笼包”,“小笼包”就是“汤包”,也就是小笼馒头。重点是“小笼”和“汤汁”。只有各家口味的区别,没有品种上的区别。

另外,小笼包界还有上海的南翔小笼包。百度上说南翔小笼包始于同治十年,即公元年。我的个乖乖!厉害了!它的依据是《嘉定县续志》中的一段话:

馒头有紧酵,松酵两种。紧酵以清水和面为之,皮薄馅多,南翔制者最著,他处多仿之,号为翔式。

而这本很唬人的《嘉定县续志》是年编的。上次我在“关于小笼馒头最早的文字记载”一文中就提到,南京六合龙袍蟹黄汤包始于清光绪年间的说法极不可靠。因为它是依据年编的《六合县志》里的说法。显然上海南翔小笼包的这个出身,也是一样极不可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2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