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中国智慧的江南元素
——王德峰教授在第二届“南翔·槎溪讲坛”的演讲
思想者小传王德峰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艺术哲学研究,著有《哲学导论》《艺术哲学》等,曾任复旦大学复旦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当代外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美学教研室主任等。南翔,古称“槎溪”,拥有多年的历史。通达的水系使它一度享有“小小南翔赛苏城”的美誉。古塔、古刹、古园林,仿佛在向当今的都市人群娓娓叙述着古老而精致的江南文化。南翔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江南古镇。在上海人的心目中,它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不少市民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在焦虑烦躁、熙熙攘攘的生活之余能够找到的一块精神上的喘息之地。南翔有一个园林建筑叫古猗园。上海人或者外地游客到南翔来,不光可以逛一逛古镇、吃一吃民间的美食,还可以到古猗园去参观。古猗园的占地面积多大我不知道,但它融天地造化于园林、溪流之间,这就是江南园林建筑最了不起的地方。我们原本在人为的建筑里,但又仿佛在天地之间,这就是江南古典文化追求的审美理想。在21世纪的中国,城市化运动不断展开,现代化的大都市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的中心。在这种情况下,有长久历史的文化古镇,它跟都市生活的关系是什么?这样的文化古镇,未来发展前景又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大课题。江南“多山多水多才子”,北国有“一天一地一圣人”中华文化是一个大文化区。在这个大文化区当中,我们也能看到各具特色的区域性文化。区域性文化的基础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方言,语言是很根本的;一个是地理环境的特征。甚至可以说,整个中国的农耕文明因地理环境的特征而形成了不同的展开方式。这就让我想起老子《道德经》当中的一段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关于“人法地”的“法”,我反对将之理解为“效仿”,主张理解为“依据”;“地法天”也不是说地效仿天,而是说天关联着地;至于“天法道”,则指“天就是道”;最后,“道法自然”,即道就是自然。“人法地”,“地”是第一步,意味着“地”的区域性差异使道法自然有不同的展开形态。江南文化的种种方面,如服饰、饮食、建筑艺术、曲艺等,都是道法自然的江南形式。中国文化有其大美,就这一点而论,北方和南方可以分别用两个词形容: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一阴一阳之为道,我们可以说南方和北方之间的关系就是一阴一阳。阴柔之美,用西方美学的表达叫“优美”;阳刚之美,用西方美学的表达就是“崇高”。举一个我们都很熟悉的例子。讲北方的自然风光,很多人会想起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它用诗歌语言非常好地概括了北方的自然风光,展现了它的阳刚之美。同时,还有这样的诗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很好地表达了南方的自然风光,展现了南方的阴柔之美。所以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还可以更进一步说“一方水土养一方民风”。在中国历史上,向来有南北方之间的比较,甚至是鲜明的对比。比方说,谈及北方的民风,我们会想到战国时候的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谈及南方,往往就会想到多风流才子之风。关于此,有一个故事很传神:清朝政治家、文学家纪晓岚有一次到江南来,住在旅舍里。江南的文人知道纪晓岚来了,就要跟他PK(较量)一下。在纪晓岚居住的旅舍门口,几个文人写了一副对联的上联:“咱江南多山多水多才子”,等着纪晓岚对下联。第二天早上,纪晓岚的下联就来了:“俺北国一天一地一圣人”。这是一个非常精彩的对子,对仗也很工整。江南的文人说出了江南的特征和江南在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成就——“多山多水多才子”;纪晓岚则说出了北方的文化特征,主要是儒家天下关怀的气象。江南百姓热爱庸常的生活,专注于把日子过好一点接下来,我主要讲讲南方的特征,特别是江南文化的特征。中国智慧的基本特征,我们讲大的概念,恐怕就是四个字“儒道互补”。儒家讲人伦,讲理想,讲社会秩序如何体现天道。道家讲什么呢?道家强调天人合一,强调人要顺应天道。儒家重点在人,认为人能弘道,而道家的重点在天。按照道家的思想,人类生活的幸福都来自天,人类生活的麻烦和苦恼则来自人自己,所以,道家教我们做减法,尽可能拿掉人为的因素,达到无为的境界。值得提醒的是,道家的无为不是不做事,而是不人为地做事。中国智慧的这一点,在中国建筑中体现得尤为充分。中国人的建筑在世界建筑艺术史上有一席之地的,一定是园林建筑,就连德国哲学大师黑格尔也提到了中国的园林建筑。中国的园林建筑为什么与欧洲的建筑有如此巨大的差别呢?这主要是因为道家的精神。或者更广泛地说,中国的艺术,无论是建筑还是音乐、绘画、书法,其艺术成就的基础就是道家精神。比如,中国绘画有工笔画,但成就最高的是写意画,写意画的精神基础就是道家思想。与此同时,儒家的思想在江南也有体现。《论语》中有这样的话——“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大家觉得,“食不厌精”是在北方实现得好,还是在南方体现得好呢?北方的饮食文化有其自身的特色,但把孔子“食不厌精”饮食文化理想贯彻得最充分的还是江南美食。比如,南翔小笼。来到南翔,你能不吃小笼包吗?美食是文化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几年前热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就是一个例证。虽然口味没有优劣之分,但按照孔子的说法还是有标准的。那就是,是否够精、是否够细。这一点,显然南方人真做到了。这也表明江南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那就是热爱庸常的生活。江南百姓专注于把自己的日子过得好一点,安居乐业,晚上一杯黄酒,听着评弹,那个曲调多优美而悠长啊!唱出了农业文明的幸福感。拒绝把文化传统仅仅当成猎奇对象、商业运作材料我想讲的第三点,是江南文化古镇的文化传统与现代大都市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在历史上有一个很好的范例,那就是海派文化。上海作为现代城市的兴起过程,同时也是西方文化逐渐传入中国的过程。近代史上,上海、广州等几个城市都发生了西风东渐。这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在生活中的全面相遇。在这一点上,上海人做得非常成功,形成了海派文化。海派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中国文化做底子,去学习西方文化的新鲜事物。以艺术为例。中国人在西洋画中领会了西洋画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学习了西洋画的创作技法,但画的仍然是中国的笔墨画。把西洋油画的创作技巧融入中国笔墨画中,把西方的审美趣味和中国原来的审美趣味相结合,就产生了海派绘画。海派文化的第一步,就是海派绘画的形成。任伯年、吴昌硕等人是海派绘画的中坚人物。海派文化有一个跟它对应的概念,就是京派文化。京派与海派之间是经常对话的,在各个领域对话,包括京剧怎么唱、绘画怎么画、音乐怎么写以及文学创作怎么做,等等。海派文化的形成意味着一种启示,即我们不要拒绝西方文化,更不拒绝西方的优秀文化。比如,很多人有对西方古典音乐的爱好,因为它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但这一切仍然要有一个基础,这个基础就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智慧。在这一点上做得最好的,确实是海派文化。海派文化还会不会有进一步的发展?我想应该是有的,但一定要拒绝一种倾向,那就是把中国的近代城市文化传统仅仅当成一种猎奇的对象,当成是商业运作的材料。我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资本运作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文化产业就是资本运作与文化生产、消费之间的结合。在传统文化的领域里,资本运作不能把传统文化仅作为消费的对象来看待。也就是说,不应当传统做平台、商业来唱戏。在这个领域中,资本运作应当自觉地为传统文化保护、发展、创新而服务,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走出一条新路而服务。这就是商业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也是现代大都市与文化古镇之间的关系,其核心是谁为谁服务的问题。这是一个大问题,有原则的重要性。一切真正伟大的创造,只可能来自于人有一个“家”年上海成功举办世界博览会,大家都知道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那么,这个主题应当如何用英文来翻译呢?复旦大学知名学者陆谷孙提出的方案是,“希望有更好的城市,希望有更好的生活”。最终,世博会主题的英文翻译为“BetterCity,BetterLife”。我非常同意陆谷孙先生的观点。我们对现代都市生活不能不采取一点批判的态度。都市生活确实方便,充满商机,但也要看到,在现代都市中,人们的生活容易被资本和技术所异化。所以,疏离自然,甚至单纯地把资本和技术的进步直接看成文明的进步,这是有问题的。前些年,一旦有了长假,不少人就会逃离都市。大家逃到哪里去呢?或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或走进凝聚着悠久传统的古镇。围绕着大都市周围的、被保存下来的小镇,一般都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与文化遗迹。这对于年轻一代来说,是在文化精神上的寻根。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类似南翔古镇这样的江南古镇,可以成为都市人精神上的喘息之地。最后,我想用海德格尔的一句话结束演讲。他在年接受德国《明镜周刊》记者访谈的文字后来发表了,标题是“只还有一个上帝能够救渡我们”。当时的欧洲,现代性病症已全面表现出来。随着资本和技术的充分展开,欧洲人发现自己“无家可归”。这个问题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也有警示意义。它同样在提醒着我们:当我们全面地处于现代性的生存状况(这种状况只有两个生存目标:一是提高资本增值效率,二是改善利益分配机制)中时,我们的生存根基在哪里?我们还可不可能有新的文化创造?当时,海德格尔这样说道:一切真正伟大的创造,只可能来自于人有一个“家”,并且在某种传统中扎下根来。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这个传统就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它凝结着中国人的生命感受、生命体验,凝结着中国人对天道的体认和觉解,凝结着中国人对世界和生命的基本领会。由此,我们切勿把传统文化仅仅看作一种遗迹般的存在,切勿把它看成一种仅仅供我们回忆的东西。不!它是一种思想,是中国人向来以感激的心情铭记着的存在,是中国人的文化创新的不竭源泉。(整理人:李小佳)本版稿件选自上观新闻“思想汇”栏目栏目主编王珍邮箱:shhgcs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