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名面点师的匠心,藏在一个个小笼包里丨我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开封市又一新饭店中式面点主管冯青莉,不仅有一双为开封小笼包质量把关的“火眼金睛”,还凭着一招“双手放在背后包小笼包”的绝活,获得了数不清的荣誉,被评为河南烹饪大师,两次获得开封市“五一劳动奖章”。

凭借一手绝活一年内获得两项殊荣

出生于年的冯青莉,上小学时就萌生了学面点的想法。那一年,冯青莉的外曾祖母去世,奶奶蒸了一大锅面点让母亲带回去上供。小狗小鸟小刺猬、香蕉苹果大桔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动物和水果形象,让参加外曾祖母葬礼的宾朋赞不绝口,也让不满十岁的冯青莉深深爱上了面点手艺。初中临近毕业时,原开封商贸技校到学校招生,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该校的烹饪专业,年毕业后进入开封市又一新饭店,系统地学习小笼包制作技艺,在这个行业已经整整工作了24年。

开封小笼包源于北宋时期开封的灌汤包子,有着外形美观、灌汤流油等特点,因独特的擀皮和捏褶技术,被大家形象地称为“提起像灯笼、放下似菊花”。

在又一新饭店,冯青莉向顶端新闻记者展示了开封小笼包的制作过程。和面、擀皮、包馅、捏褶,动作迅速连贯,让人眼花缭乱,尤其是双手背后包小笼包,居然还能做到动作迅速、成品美观,给记者带来了独特的享受。正是凭借这手绝活,在年开封市举行的职业技能大赛中,年轻的冯青莉以双手背后2分49秒完成5个合格小笼包的成绩获得第一名,同年先后获得“开封市五一劳动奖章”和“高级面点师”称号。

家中加练两个月创造出师记录

成功与勤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成功是勤奋的结果,而勤奋则是成功的必备条件。学艺之初,冯青莉可没少下功夫。

要想使蒸出来的小笼包灌汤流油,需要在制作馅料时使肉馅和汁水完全融合。早期的开封小笼包,打馅完全依靠人工。初学这门技艺的冯青莉,由于力气小,打不上劲,做出的馅总是会水馅分离,没法包。虽然一天下来累得手疼胳膊酸,但是由于馅料达不到标准,年轻的冯青莉没少挨老师傅的训,但她没有想过放弃,咬牙坚持了下来。

“一是出于对面点的真心热爱,二是就想做得比别人好。”冯青莉告诉顶端新闻记者,靠着这样的信念,她抓住一切机会向老师傅请教诀窍,并利用别人休息的时间自己独自勤加练习,最终掌握了制作馅料的技巧。

开封小笼包最重要的技术其实是在包馅上。由于面皮薄筋光滑,馅料汁水充足,初学者在包馅时很难掌握住分寸,包出的小笼包经常会汁水溢出。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冯青莉每天晚上下班之后,都会在自家厨房和好一块面制作面皮,再搅一碗面糊,把面糊当场馅料包进面皮里。包好之后再把面糊挤出来,继续练习,每晚坚持练2个小时才睡觉。

就这样坚持了两个多月,冯青莉顺利突破了这个技术难关。眼看着自己包的小笼包,从一开始每笼里只能放进一两个,到后来放进五六个,再到顺利出师听到顾客对自己所包包子的夸赞,成功的喜悦让她工作劲头更足了。冯青莉的成功也让老师傅们发出了衷心的赞叹:“一般的学徒掌握这门技术,都得一年时间,你只用了不到三个月就学会了,真是太了不起了”!

从业24年来,在老师傅们的悉心指导和自己的刻苦勤奋下,冯青莉熟练掌握了灌汤小笼包、切馅烧卖、鸡蛋灌饼等多种传统豫味小吃的制作方法,并在各级烹饪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年被评为河南烹饪大师,年考取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年被评为中国面点大师,年和年两次被授予开封市五一劳动奖章。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7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