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一发猪皮冻,后台一群人搜小笼包。
不是说了“下次更新,”你们咋就那么心急。
今天你们的小笼包砸来了,我做的这个肯定比不了人家餐馆大厨,只能算是个家常版本吧~~做法用料也不是走在正宗的康庄大道上,完全是我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自由发挥的,只求味道接近,不求做法正宗,因为我就是一个非典型不正经厨子,所以不要用正宗不正宗来评价我呕心沥血的包砸,我们其实都不正经。
小笼包我做过很多次,每次都在改良,今天这个版本算是一个阶段性总结,日后还会有不断的升级版本。
其实做饭也像升级打怪,只不过人家需要加血,我这个不断加脂肪.........
我这个人有个习惯,提到啥吃到都要扯点回忆,因为这就是真爱,我会记得每一次和它们“约会“的地方。
生平第一次吃有汤包子,是我上小学的时候我老家开了一家开封灌汤包,巨火,餐馆里面还能喝八宝茶,就是那种壶嘴特长,倒个茶像表演节目似的那个。我爸我妈带我去了很多回,记忆很深刻。
对于吃小笼包的记忆,是开始于新加坡荷兰城的翡翠小厨,那个时候一到周末就跟西瓜跑去吃,不知道那饭店还有没有了。
后来去了一趟上海,怀揣着我对小笼包的爱去吃小笼包,结果跑错了地方,去了城隍庙,特别贵还真心的失望了一回。
再后来就是纽约的鹿鸣春,每次吃饭都是扶墙进的,因为那队排得腿都站抽筋。
现在想吃,排队都没地方排了,所以只能自己做,于是开始和小笼包较劲的日子。
这段话一聊,横跨了我的二十年,“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时代的航船乘风破浪........”MD,怎么吃着吃着就老了。
做小笼包的材料图有猪皮冻,不会做的点下面这张图看详细做法,或者点图片下方的文字查看。
点击猪皮冻做法查看菜谱
说说小笼包的和面。
和面,包小笼汤包我试过几种方法,有半发面,效果并不理想,直接就是发面效果不好的发面包子。
我试直接凉水和面蒸,太硬。
直到我用了半烫面,效果比较理想,尽管跟人家正宗的还是有差距,但是我已经很满意了。
面粉的品种我用的是中筋面粉也就是居家最常见的面粉,如果有高筋粉应该会更好,其实家里常用的饺子粉就是高筋面粉。
这组照片是罗嗦给我的真爱粉看的,因为能坚持看到这里的都是真爱。
我个人有怪癖,就是如果冰箱里不屯些冻饺子冻馄饨之类的我心里就不踏实,总担心万一来不及做饭没东西吃。除了上图展示的东西外,我家平时还会有馒头或者手擀面之类的,品种非常多。
西瓜是坚决不吃速冻饺子之类的东西,每次吃都坏肚子,对外卖也极为抗拒。而且,只要我们没出去玩,我俩连续两天在外面吃饭,哪怕是不错的饭店,他也会怀疑人生,很多时候我搞不清楚到底是我管住了他的胃,还是他的胃绑架了我,所以这就是这些冻货存在理由。
上图展示的这些,竟然是我近10天内屯的,我表示很震惊,都是每天多努力一小时的结果。
像做带馅的面食,活馅和面最麻烦,弄一次就弄几个,真的是跟自己过不去。
所以像做小笼包,既然麻烦的事情都弄完,多包几个包子就是小意思了,包完冻起来慢慢吃多爽。
韭菜盒子也是一个道理,做一次弄两顿的量,吃一批冻一批,下顿就省事了。
和面经常会剩面,如果是包饺子剩的面,我就多揉进些面粉,让面团硬一些然后做成手擀面冻起来;如果是烙饼的烫面剩下了,就擀成葱油饼冻起来留着吃,又不浪费。
计划包饺子的时候,调肉馅我会多放些肉,然后再买点馄饨皮,一半的肉馅混了别的蔬菜包饺子,另一半换种口味的包馄饨,看着电视一大盘子馄饨就搞定了,包馄饨看电视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没有手吃零食,变相减肥。
说这些个废话,就是想要告诉你们我的一个习惯,我个人感觉这个习惯挺好的。
周末快乐~
小妖7我的菜谱靠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