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
央视网消息:“稳中求进看开局”,目前,我国有1.5亿的市场主体,他们有多重要?简单一句话来说,他们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是稳就业的顶梁柱。今年一季度,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加剧,有的超出预期,市场主体的困难明显增加,面临着成本、产业链、人工、市场等诸多压力。如何千方百计保住市场主体、激发他们的活力和动能成为今年一季度各地政府在努力作答的考卷。
一个包子铺的绝处逢生
在1.5亿市场主体中,有1亿是个体工商户,他们从事的大多是服务业。市井长巷林立的店铺,点燃了最抚凡人心的人间烟火,而在疫情当中,他们受到的冲击非常严重。广东深圳今年遭遇多轮疫情,18万家餐饮企业、万餐饮人一度跌入到“寒冬”,尤其是小微餐饮企业生存堪忧。关键时刻,多方力量汇聚在一起,打响了一场小微企业的生存保卫战。
凌晨三点,深圳南山区茶光村这家包子铺的灯光悄然亮起。
年,25岁的赖林远和妻子从老家梅州来深圳经营包子铺,虽然门脸小,品种却很丰富,收入也不错。满怀对未来的期许,小两口勤勉地日夜打拼着。没想到第二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生意急转直下,为了减少开支,赖林远开始了一个人的坚守。
包子铺老板赖林远:第一项的事情应该是做包子,然后接着就做馒头、做花卷、做窝窝头、小笼包。所有的活都得在差不多6点钟前搞好。
每天两点多起床,一直干到晚上七八点,中间遇到疫情无法开业的时候,赖林远还去跑过外卖。
包子铺老板赖林远:我是属于那种比较乐观的状态的那种人,有一首歌是这么讲的,“准备好没有,可否伸出双手?想拥抱,怎能握着拳头?”
包子铺老板赖林远:蒸气一冒,新的一天就是新的一个希望。
就这样,赖林远心怀希望坚持了两年,直到今年3月14日,疫情不断反复之下,深圳全城按下了“暂停键”。沉寂的夜晚,在这座城市打拼了三年多的赖林远感到了从未有过的绝望,他在深圳卫生健康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