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有个地标性的建筑“小笼包”,很多人为了亲眼看一下也会专门走一趟,它其实是南大的教学中心,又称“智慧之塔”,南大学子也可爱的称它“点心楼”。
它出自特立独行的英国鬼才设计师托马斯·赫斯维克之手,后来他还在上海世博会设计了一个非常另类的建筑——英国馆,又被叫“蒲公英”。
“小笼包”南大距离新加坡市区比较远,但可以坐地铁从Pioneer站搭乘或者南大的穿梭巴士直接到达校园门口。其实校园是没有围墙和大门的开放式,可以自由进入参观,并且可用现金在校园食堂吃个午餐,价格比外面实惠,还美味,顺便回味一下校园时光也好。
校园的地势略有些高低起伏,大片的热带植被,绿毯般的草坪,环境整洁,铺的蓝色塑胶步径有些与众不同。步行道上的候车位或休息处专门设计了拱形遮阳棚,很贴心。风景很美,不愧为世界上最美的15所大学之一。
校园意境南大有四个校区12个学院,先去的校本部,俗称“云南园”。南大建立的时间在新加坡建国之前,年建立,最早叫“南洋大学”,是海外最早也是唯一的华文大学,由当时财力最雄厚的福建会馆出资,但是华人社群听说要建一所华文大学,也发起了各种筹款活动,码头上的苦力都掏出一日辛苦所捐出,连风月之地都摆着捐款箱。
“云南园”也算是饱经风霜,见证了新加坡的自立自强,首任校长是《京华烟云》的作者林语堂先生,在年的时候发展为现在的“南洋理工大学”。
“云南园”的对面是华裔馆,很明显的中国风式建筑,以前是南大的行政楼,现在成为了一座讲述华侨移民历史的博物馆。
为何距离中国云南千里之遥的新加坡会把一所学校叫做“云南园”呢?
其实这是有原因的,虽然早期很多华人远赴南洋谋生,但毕竟心系故土,时刻关心国家发生的大事件。“云南园”的旧址原是华侨富商林义顺的橡胶种植园,是为纪念年反对袁世凯称帝的云南护国运动胜利而命名,后来就一直这样叫了下来,直到现在。
云南园旧址南大的整个校园很有设计感,很多建筑都非常有特点,不呆板。其中,南大工程学院还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工程学院之一。
和“华裔馆”毗邻的就是标志性建筑“点心楼”了,如果是乘坐校园免费穿梭巴士的话,最近的一个站是innovationcenter,校巴没有语音报站的,需自己留意。
远远看过去,真的很像粤式茶楼小推车上堆叠的一只只蒸笼,随口就一句:来两笼虾饺先!
走近看,它外围的纹理,又宛如手工拉胚的黏土陶器。整栋建筑的定位是可以同时供名学生使用的多功能教学中心。游客甚至可以近距离观摩,也有人悄悄举着相机,记录下学生们最真实的上课状态。
“智慧之塔”一共有12个塔楼,从顶部逐渐向底部收拢,而所有楼栋中间又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中庭,一共可以提供出56个无死角,也无前后之分的教室。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更加亲近,鼓励丰富的小组教学和学生主动学习。
智慧之塔内部之所以与传统的教学楼风格迥异,是因为应校方的要求而设计,用长长的走廊连接起来一个个像盒子般的教。因为校方的考虑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教学活动可以在任何地点开展,令他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互动交流,学生们在这里遇到的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日后的朋友,或是将来生意的合伙人。校方的眼界和开放态度确实很有前瞻性。
“智慧之塔”还是赫斯维克在亚洲的第一个建筑项目,他认为,在信息时代,校园中最重要的是社交空间,要为他们彼此间创造相互碰面、交流的机会,所以这里有很多的角落、阳台和花园,可以说到处都为非正式学习创造着空间。
彼此相连的教室在电梯和楼梯间还有个亮点,就是多幅特别设计的插画图案,仔细看都是涉及科学、艺术、文科等等学科的,可以说是学生们一个模糊思想的触发器。比起很多我们常见的,校园内那些口号式的学习标语更美观也更有用吧。
电梯间的插画在全年只有夏天的新加坡来说,走进这里却感觉异常的凉爽舒适,每层设计结构和视野角度不同,通风很好,一点感觉不到闷热。
这个特别设计的中庭还是一个天然的换气口,使得围绕塔楼的空气得以最大化的循环,每一个房间都有静音的制冷设备,代替了高耗能的换气扇,所以还获得了环境标准的最高奖项“绿色建筑白金奖”。
中庭在游览期间,也遇到和我一样起初只为这个酷酷的建筑造型而来的人,但是在对它更多了解后,领悟这个建筑的精髓:“打破固有的校园刻板,让从任何一个几何体进入的人都有机会相遇或交流”。这种勇敢而未受程式化禁锢的想法,本身就该值得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