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讯“秋风起,蟹脚痒,九月圆脐十月尖。”立秋已过,吃蟹正是好时节。清蒸蟹、香辣蟹、蟹粉小笼包、咖喱蟹,各种吃法都很美味,唯独不能生吃!可是40多岁的胡女士(化名)道听途说,认为吃生蟹大补,医院……胡女士从8月初就感觉不舒服,一阵阵地咳嗽没断过,胃口也变差了,医院做了胃镜检查,没查出什么消化道疾病。过了一个月,她开始出现胸闷的症状,动不动就气透不上来。去医院检查CT,医生告诉胡女士,她的胸腔里有大量的气体和液体,压得肺张不开,可能是结核病,需要立刻治疗!她和家人紧张起来,感觉病重了,就在医生的推荐下,医院结核外科(胸外科)就诊。医院后,医生打算先为胡女士解决透不过气的“燃眉之急”:一边赶紧准备放管引流,一边安排各项检查。接受了左侧胸腔穿刺引流过程中,胸管内流出了大量的脓性液体。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发现胡女士各项指标均没有显示她患有结核感染或者肿瘤。然而,血常规中的一项异常指标引起了主治医师钟方明的注意:嗜酸性粒细胞8.8*10^9/L,已经高出了参考上限的29.3倍,这提示着患者很有可能存在过敏或寄生虫感染。奇怪的是,胡女士没有过敏性的皮疹,没有皮肤瘙痒的表现,也没有发热。钟医师推测可能是寄生虫感染,他问胡女士最近有没有喜欢吃生食的习惯?胡女士想了想,否认了。钟医生追问:“不一定是近期,之前几个月有没有过吃生食的经历?”胡女士这才一下子想起来,她告诉钟医师:今年3月,她做了腰椎手术,在家休养的过程中有人告诉她一个“偏方”——生吃螃蟹,说是可以强壮骨骼,帮助她的腰椎早点恢复。她一听闻,就赶紧买了30多只河蟹,捣碎后用米酒浸泡,去除浮沫后直接全部生吃了。当时儿子就警告她:“不要这么吃,吃出问题怎么办!”但胡女士执意要吃,结果真的吃出了“问题”。这下,胡女士的症状都“对上”了,钟医师分析:她胸腔里的积液是因为寄生虫感染到胸膜,产生炎症反应,渗出导致了积液!钟医师将胡大姐的血液送去做了寄生虫检查。检查结果也令人震惊不已:血液检查中发现肝吸虫、肺吸虫、弓形虫、包虫、裂头蚴、猪囊尾蚴抗体都是阳性,医院能检查出来的寄生虫,胡大姐就感染了近十种。胡女士很后悔,仅有一次的生吃螃蟹经历,而且过去都快半年了,还让她受了这么多苦!钟医师解释:其实,寄生虫在生活中很常见,人和动物是它的终宿主。寄生虫经过中间宿主,如螃蟹、田螺等,通过口感染进入人体,在消化道内破裂,幼虫脱出并穿过肠壁进入腹腔,穿过横膈入胸腔和肺,导致胸腔感染,形成胸腔积液,同时在人体内发育为成虫。它还可能寄生于多种组织器官,如脑、脊髓、胃肠道、腹腔和皮下组织等,产生相应的症状,严重时还会造成不可逆的后遗症。钟医师建议,大家要从生活习惯着手,远离寄生虫感染。养成不饮用生水、不吃生食,饭前便后用流水肥皂洗手的好习惯。海鲜、河鲜、肉类一定要煮熟煮透才能食用,尤其是不能生食山溪和河里的蟹、虾,因为山溪和河流是各种寄生虫的滋生源。新闻多看点螃蟹一定要煮熟了吃最近这段时间,正值梭子蟹、大闸蟹上市的时机,大家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不要忘了蟹一定要煮熟了吃。专家说,当吃生的或未煮熟的螃蟹等水产后,出现胸痛、铁锈色痰、有游走性结节、原因不明的癫痫、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等,均应考虑肺吸虫病的可能。肺吸虫病也称“卫氏并殖吸虫”。并殖吸虫主要寄生在人体的肺部,其虫卵随痰液或粪便排出后先在水中发育成毛蚴,继而侵入第1宿主(淡水螺)发育成尾蚴,尾蚴又侵入第2宿主甲壳类动物如溪蟹、喇蛄等发育成囊蚴。人在进食未经煮熟的含有囊蚴的溪蟹、蝲蛄、沼虾,或食用半熟的被囊蚴感染的野生动物肉及饮过生的溪水后,都有可能遭感染,囊蚴进入人体小肠,幼虫脱囊而出,穿过肠壁到腹腔,再穿过横膈进入肺内发育为成虫。生吃溪蟹、吃醉蟹,是最容易感染肺吸虫的。专家提醒:千万不要贪图美味,腌、醉并不能把蟹中的肺吸虫囊蚴杀死,等于生吃,烤煮的时间不够也不能将囊蚴全部杀死,属于半生吃。很多人以为酒可以杀死虫子,其实哪怕醉上一个星期,这些虫子也不会死。但如果用℃沸水煮过,虫子很容易被杀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6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