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张仁和上海老底子
老底子上海人的
吃穿行
张仁和
老底子特别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人是怎么过日子的?下面列举的部分饮食、衣着和出行方面的内容,或许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当年的真实生活。
油条、粢饭糕及其他
就像北方人早饭离不开包子一样,老上海的早餐桌上一定要有油条。大饼配油条或粢饭包油条,再佐以一碗清淡的白粥或热气腾腾的豆浆或豆腐花,一口气吃下去,萌萌哒,整个上午都洋溢着一种心满意足的幸福感。
周立波说,一根筷子串起10根油条的感觉,就好比你跑到南京路的亨得利钟表店,对着营业员大吼一声:“师傅,帮我拿三块劳力士!”
粢饭糕,是一种流行于江、浙、沪一带的传统小吃,其他地方怕很难找到。粢饭糕表面经油炸呈金黄色,里面是雪白的粢饭,吃起来咸淡相宜,喷香松脆。
考究一点的上海人,早饭会叫上一两屉小笼包。上海的小笼包尤其是“南翔小笼”名声在外,皮薄到可以看见里面的肉馅和汤汁。吃小笼包很有讲究,要用筷子轻轻挟起并在顶端咬出一个小口,把汤水吸掉后再吃皮和馅。汤汁是小笼包的精华,有些挑剔的食客甚至只喝汤汁,其余的直接扔掉。
奶油蛋糕,是上海人洋气的一种表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大户人家孩子过生日,是要吃奶油蛋糕唱“HappyBirthdaytoyou”的。老上海最欢喜的蛋糕,是红宝石的鲜奶小方,“掼奶油,真正香”。
麦乳精
麦乳精,原名“乐口福”,一种用水冲调的饮品,诞生于上世纪30年代。很长一段时间内,麦乳精一直是上海老百姓的奢侈饮料,大人往往舍不得吃,省下来让孩子们享用。
周立波的海派清口中,有一段对年代麦乳精的描述令人难忘:“那时候麦乳精不要太稀奇哦!有一次我到同学家去,他妈妈给我冲了一杯麦乳精,我拿起来一看,要死了,透过杯子可以看到对面的啦!原来他妈妈就放了几粒麦乳精,是当鸡精放的。她还在杯子里插了根筷子,叫我‘调一调,调一调’。本来麦乳精有点混滔滔(混浊),一调,煞辣丝清(非常清楚)!”
假领头和“”皮鞋
假领头,又叫“节约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风靡一时。所谓假领头,其实领子是真的,但没有袖子,前后襟也只保留了很少一部分,所以是“真领头假衬衫”。
假领头这玩意儿,也只有上海人才想得出来。当时物资极度匮乏,衬衣堪称奢侈品,为西装革履掼派头,许多上海人只好死要面子活受罪,天再热,套在外面的毛衣也不敢脱掉——一脱,立马穿帮,丢脸丢大发了。
“”皮鞋,得名于7元6角5分的售价。这是一款“亲民鞋”,猪皮面子,模压成形。虽说鞋帮上粗大的毛孔历历可见,但因为价廉物美,所以非常热销,往往一上柜就被抢购一空。
分赴全国各地的“插兄”“插妹”回沪探亲时,很多人都肩负着替老乡代购“”皮鞋的重任。无奈“粥少僧多”,市场难觅,只得悻悻然无功而返。于是我在上海除了要与上山下乡同学频繁书信往来之外,还接过了帮他们代购的使命,有事没事上街转转,一旦有所斩获,立即跑邮局寄包裹,也算为素未谋面的老乡做了件好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款“”亲民鞋当时在外地农村的口碑和影响力,要远远高出上海牌手表、三五牌座钟、红灯牌收音机等沪产老牌产品。
脚踏车
上海话管自行车叫“脚踏车”——用脚踩着踏板驱动车子前行,要比自行车的称谓更科学也更形象。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脚踏车绝对是上海人生活中的奢侈品。之所以这么说,不仅在于沪产脚踏车需凭票供应,更在于其不菲的价格,“永久牌”或“凤凰牌”脚踏车高达一百七八十元的售价,足以抵消一个刚满师的青年工人近5个月的工资收入。那时上海的公交又十分拥挤,为方便出行,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脚踏车便成了不少上班族尤其是年轻上班族的时髦追求。你还别说,骑着永久13型或凤凰18型脚踏车在马路上转圈,其风头绝对不输现在开宝马或奔驰车的。
前面提到,沪产脚踏车需凭票供应,奇货可居,于是不少脑子活络的无票者便前往虹口虬江路旧货市场淘残次零件,买回家组装成车,再拿着厚厚一叠发票到车管所上牌。这一过程通常需要半年以上,因为车身、钢圈等主要部件难得上柜,要想如愿以偿,运气和恒心缺一不可。
配图来源:网络
鸣谢:张仁和先生赐稿、李北宏先生荐稿!
上海老底子
每天为侬送上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以史明志,以启未来
原标题:《老底子上海人的吃穿行(作者:?张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