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想到的最美生活,不紧不慢,香而不腻,恰到好处。如同在冬日里赶走了刺骨之风,在骄阳下饮尽12度的清泉。
如同在排过小长队后,拿到了自己最喜欢的早餐。
十一月的东关街,寒风还没能让所有的绿姑娘都换上金装,阳光穿过深秋的云层为古城的老街加上了滤镜。
现在正是放学的点,蒋家恪老板换上了洁净的衣着,戴上礼拜帽,开始在前台细心的收拾准备着,再有上20分钟,就要到了上客人的时候啦。
优秀的后厨阿姨们也加紧手中的进程,但程序一部都不会错“大花12个,小花24个,手指要柔和,要捏的每一个包子都均匀好看。”
光透过干净落地窗,把温暖洒得满地都是,蒸锅上热气腾腾,模糊了视线,仿佛在雾里看花中慢却了时间。
这家50几平米的包子铺,名叫——義顺包子铺
对,就是你听说过的那家。但你不知道的是,这家店一天要卖出数以千计的包子:你不知道的是,这家店曾喂饱了几代聊城人的心。
蒋家恪老板的包子技术是祖传的,最早还是从他的老爷爷那辈开始的。
其实在清朝晚期,蒋老板的老爷爷蒋文明曾一下创下了三个品牌,分别叫義顺(菜馆)、義恒(馒头房)、義德(武术馆)。
義顺饭庄在年被公私合营后,蒋老板的父亲蒋振凯在位于柳园北路的老汽车站(今人民广场)附近经营清真饭店。
年,蒋家恪老板在国棉厂下岗后,便在东关街上开了这家如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義顺包子铺”
他家的包子之所以这么受欢迎,是因为有四代祖传的秘方。别人家的韭菜包子蒸锅后韭菜颜色都变啦,但他家的包子出锅后,韭菜依然翠绿,而且吃起来脆生,嚼劲十足。最然韭菜新鲜,但是肉却烂如泥。这个技术,可不是每个铺子都能办到的。
看人要看面儿,吃包要吃馅儿!
蒋老板调的馅也是一绝,他不是把所有的调料都放进去,而是很在乎比例。他家的调料并不是一年四季只用一样的比例,春、夏、秋、冬要用不一样的配比。
“我都是在市场上买好各种调料,然后回家自己磨成面,再按一定的比例配成调料”用心做成的包子,怪不得风味如此独特!
每天凌晨的四点不到,蒋家恪老板夫妇就已经开始一天的准备工作,调馅,和面,腌制香料,熬粥,打扫卫生......
因为六点钟时,会迎接第一批顾客,不过大多都是街里街坊;九点时,趁着客人少点,赶紧匆忙的吃点东西,去准备中午即将到来的客人;好不容易到了下午,他们又要开始为明天的东西做准备。
或许成功真的不是抓住什么机遇,只是不懈的坚持吧。
“做人要好,生意就会好!”这是蒋老板告诉我们的生意经,而他也是这样做的。
零八年时,有一位顾客在店里吃饭,为了赶飞机,走的太匆忙,把皮包落在了桌上。里面当时有两万元的现金,还有数码相机、银行卡、和两张飞机票。
蒋老板赶紧把包拿了起来,放在了前台里,在等待了半个小时后,失主终于找了回来,蒋老板原封不动,物归原主,把失主激动坏啦,嘴里一直在说着谢谢。
“我吃不惯南方的小笼包,不过瘾,还是咱聊城自己的包子好吃,尤其是他家的,吃了十几年啦......”在南方工作的赵先生跟我们说着。
“好吃啊,我上了年纪啦,别人家的包子太硬啊,咬不动,只有他家的,皮软馅嫩....”刚卖完包子走出来的余大娘热情的向我们说到。
包作为一种市井小吃,面对老百姓,并不像山珍海味那么值钱,但就是这普普通通的包子,隐藏了老聊城的浓浓人情!
年开业,年从东关桥附近搬到了现在的位置,年进行了重新装修。历经了23年的“義顺包子铺”正以去其糟粕,与时俱进的态度继续前进着。
蒋老板说,下一步他说把他的包子技术申请“聊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我坚信,他一定能成功。
几盘小菜,一笼包子,一壶烧酒,几人往长凳上一坐,侃大山、说世俗,这些酒肆小吃,不分贵贱贫穷,只要你能掏的几个铜板,保你吃的又饱又好。
这就是东关街迷人的地方,永远无法割舍的情怀。
就像你虽然迁家到了十几里路外,但每天的早餐,还是義顺的包子~
花馅还是肉丸??
评论区和我们一起聊聊你的想法
文
中發白
图
中發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