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百家号婳儿美食!
味蕾是跟着感觉走的,骗得了眼睛,却骗不了舌头!
导语:永和园始建于清末的光绪年间,前身为雪园茶馆,据说几易地点,但我小时候所去的永和园就是贡院街上的那个门面店。
小时候,我们天天都盼着星期天爷爷带着我们进城洗澡,节目程序是不变的,先到三星池,或健康池、大明湖去洗澡,然后再去永和园吃点心,或是去同庆楼吃山东水饺,当然,绝大多数都是选择去永和园,因为那里的小笼汤包在当时的南京汤包中名气最大(当然不包括大肉包,那个时代大肉包最有名的是中央商场大门口每天排长队的带汤汁的大肉包),尽管后来鸡鸣酒家的汤包也很有名,但我记得扬名是晚于永和园汤包的。而且,永和园的几道冷盘菜肴都不错,我最早尝到硝肉的味道就是在这家店里。
当时我并不懂得什么菜系,只知道永和园的一道煮干丝挺好吃,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那份煮干丝的模样:汤色浅白,上浮一层黄色的油,一撮生姜丝置于冒出汤面的干丝丛中,亦可见肉丝、虾仁、笋丝隐于其中,而干丝切的并不像我后来吃到的扬州大煮干丝那样细,而是较粗,入口却有质感和咬劲,可满足那个饥饿年代里人的吞咽快感。而真正当饭来吃的大餐就是小笼汤包了。
第一次吃汤包时,我还不懂规矩,一口咬下去,竟然把舌头给烫破了。后来吃多了,便有了经验,什么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再喝汤之类的规矩是无师自通的。当时,我只知道这样的包子比机关食堂的肉包子好吃多了,懂得了“下馆子”的意义所在。
在永和园吃小笼汤包最轰轰烈烈的一次是在年还是年已经记不清了,那年我爷爷因高医院,医院就是原先的贡院,出了大门,斜对过便是永和园,医院就是为我们来看他时吃小笼汤包方便吧。适逢我叔父从北京来探望我祖父,于是一家人就在永和园吃饭,如今已经记不清点了哪些菜肴了,但是这次吃汤包的经历真是太恐怖了,随着跑堂服务员的一声长吼:包子来了!
只见一座远远高过人头的八笼包子冒着热气滚滚而来,堆砌在桌子上像座小山,大堂里其他食客都用如炬的目光齐刷刷地扫来,不禁使人胆寒,父亲赶紧让服务员分成两摞,降低高度,以求低调。我把头埋在桌下,生怕碰上熟人,尤其是老师和同学。殊不知,那是一个如火如荼的“四清运动”时期,阶级斗争天天讲,意思上纲上线,岂不是腐朽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活典型吗?虽然我们还不知道即将来临的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但是阶级斗争的弦已经是绷得十分紧了。于是,匆匆吃了几个包子,忘知肉味,逃也似地离开了那个恐怖之地。
其实,永和园名气最显赫的时期就是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因为那时的剧院和游乐场经常是有大师和名伶光顾的,尤其是京剧大师梅兰芳和相声大师侯宝林都去永和园用过淮扬名菜,品尝过小笼汤包,梅大师被人认出后从后面溜走,侯宝林说了一个段子才脱身的酒肆茶馆谈资,让这个酒店茶馆声名鹊起。更有那当代“草圣”林散之为了吃一顿永和园的小笼汤包、大煮干丝和酥烧饼,让儿子背上永和园的佳话,让其在文人圈里有了文化的地位,因为有林散之留下的墨宝“江南名店”为证。
九十年代以后去永和园用餐,那时已然是经营菜肴为主了,我点了硝肉、大煮干丝和一笼汤包,却怎么都找不到当年味蕾上的半点味道来。后来就在杨公井的“小上海”吃小笼汤包,再后来,“小上海”没了,就去寻“鸡鸣汤包”,现在只去“四川酒家”吃小笼汤包了。
结语:于是,悟出了一条吃货的真理:人的味蕾是跟着感觉走的,而不是店招,哪怕是百年、千年的老店,你骗得了人的眼睛,却骗不了人的舌头。最后再说一句,汤包做得好坏,全凭其中的汤汁的多寡与调制的口味,最关键的是不能少了皮冻,否则,没有胶质感,便寡味了。
文/他和作者原创,图片来源网络,转载请注明童婳儿原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