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4月23日电(记者段世文王忻)薄透松软的外皮、香浓多汁的馅料,每天早晨,一屉热气腾腾的小笼包就能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作为中国的一种常见的早餐,杭州小笼包温暖了几亿中国人的胃。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遍布全国街头巷尾的“杭州小笼包”并非源自于杭州,它的真正发源地是嵊州。
“嵊州小笼包”的前世今生
嵊州是一座拥有多年历史的小城,地处浙江省东部,北靠杭州,东邻宁波。嵊州历史悠久、钟灵毓秀,不仅是蜚声海内外的越剧的故乡,还是享誉南北的嵊州小笼包的发源地。
说起嵊州小笼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大禹时期。据清《嵊县志》记载:“甄山,在县北十里,传大禹遗迹,俗呼石蒸笼,亦名甑石,其地有禹妃祠。”当地人说,传说,当年大禹在剡溪治水,禹后女骄就在县北十里的甑山上蒸馒头,为大禹提供三餐所需,大禹治水毕功于了溪,女骄蒸制的馒头就撒落在了甑山剡水之间,化为今人看到的拳头大小的禹余粮,也就是现在俗称的石馒头。后人受此启发,用面粉做成了小笼包,成为民间美食。
由于嵊州人自古不分馒头与包子,在当地,人们习惯把小笼包叫做小笼馒头。另据《嵊县志》记载,“陈东升馒头店精制的小笼肉馒头,配料独特,皮薄馅鲜而含汁,驰名县内外。”年,由杭州知味观回嵊州的陈东升在市心街开出了第一家小笼馒头店,“嵊州小笼包”的时代由此开启。嵊州小笼包因讲究质感“皮薄馅多,韧滑有弹性”、观感“收口留孔,形似鲤鱼嘴”和味感“葱香肉鲜,饱满有嚼劲”,深受当地人的喜爱,继而又被走南闯北的嵊州人带到了全国各地。
那么,“嵊州小笼包”为何被叫做“杭州小笼包”?其实这并不是一种误传,而是嵊州人故意为之。据了解,起初挑着一副蒸笼闯天下的嵊州人担心“嵊”字太生僻,很多人不认识,而“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却广为人知,为招揽顾客,便采用了“杭州小笼包”的招牌。没想到这个招牌还真引来了食客,由此在外闯荡的嵊州同乡便将错就错,之后都将店名命名为“杭州小笼包”,因此,“杭州小笼包”就成了“嵊州小笼”代名词。
历经多年的发展,嵊州小笼包随着天南地北闯世界的嵊州人在全国各地“四处开花”,甚至走出了中国,走向了全世界。从东北到海南,从港澳到新疆,再到东南亚、美国唐人街……都能看到嵊州小笼包店的身影。
一笼小笼包一座热气腾腾的城市
在嵊州,当这座城市在清晨中醒来,大街小巷中就会有小吃店开始冒着热腾腾的蒸汽,走近了,还有阵阵诱人的香气扑鼻而来。早起忙碌的食客们挤坐在小小的店铺中,或是就坐在街边,对着一笼笼会“呼吸”的小笼包大快朵颐。
早餐吃小笼包早已成为了嵊州人的习惯。虽然嵊州有炒榨面、炒年糕、麦和、糍糕等众多特色小吃,但唯独小笼包备受偏爱。当地人说,正宗的嵊州小笼包分为鲜肉小笼和豆腐小笼两种,其中要数豆腐小笼最具特色。滑嫩鲜美的豆腐和晶莹剔透的薄皮搭配,馅料中或有葱花和肉末点缀,便起到了很好的提鲜作用,更添一层美味。
黄泽胖大姐豆腐包店的豆腐小笼
黄泽胖大姐豆腐包店是嵊州一家有名的豆腐小笼小吃店,今年38岁的龚潇是这家店的现任老板。年,他的母亲“胖大姐”在嵊州市区越秀路开起了包子店,也是嵊州城区最早一家专业打造黄泽豆腐品牌的小吃店。
黄泽胖大姐豆腐包店的师傅正在制作小笼包
“我的母亲是土生土长的黄泽人。”黄泽是嵊州市的一座小镇,在这里制作豆腐小笼是家家户户的主妇都会的手艺。龚潇说,上世纪90年代,他的父母随着嵊州小笼包外出务工大潮,先后到新疆、甘肃、海南、北京等地经营小笼包店。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资本后,21世纪初,胖大姐夫妇选择回到家乡开店。多年的走南闯北,胖大姐夫妇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融会贯通了各地的美食风味,对自家的小笼包进行了改良,在传统的黄泽豆腐包的基础上用“肉沫提鲜、微辣提味”,凭借独特的口感和物美价廉的品质受到了众多食客的欢迎。
如今,黄泽胖大姐豆腐包店已经从最初的“路边摊”,发展成了拥有16家分店的“连锁店”。年,他们成立了胖大姐嵊州市剡友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注册了“胖大姐”商标,开启了公司化、规模化、标准化、连锁化的拓展之路。
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个体私营经济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嵊州百姓的奋斗精神也融入了这一笼笼热气腾腾的小笼包中。“起初外出务工只是为了谋生,后来生意越做越好,不仅挣到了钱、买了房子、提高了生活质量,还带动了周围的亲戚朋友,让大家的生活都变得越来越好。”龚潇说。据官方统计,在全国各地经营小笼包的嵊州人超过5万人,年创净利达50亿元,小笼包已成为嵊州第三产业中的重要支柱。
黄泽胖大姐豆腐包店老板龚潇(右一)接受新华网采访
今年,龚潇的母亲胖大姐正式退休,由学习烹饪专业的龚潇全面接手店面的经营。由于店面的现做小笼包供不应求,龚潇正在着手计划工厂化生产速冻小笼包,让老百姓们在家就可以品尝到正宗的美味。
嵊州“小”吃的“大”生意
作为“浙江小吃文化之乡”“中国小吃文化名城”,嵊州不仅是小笼包的发源地,还拥有炒年糕、榨面、春饼、麦和、糍糕、糯米果等百余种小吃。凭借得天独厚的产业优势,嵊州正在重点打造“嵊州小吃”小吃品牌,为全球华人寻味中国小吃的“饕餮盛宴”。
近年来,嵊州市通过全国小笼包邀请赛、开办农民培训学校等多种方式,逐渐将其打造成集品牌化、多元化、专业化为一体的重要产业,为小吃文化的传承奠定了基础。为弘扬小吃文化,打造小吃名城,年年初,嵊州市实施了“嵊州小吃”全国统标工程,解决小吃行业的形式标准和服务规范。为深度挖掘小吃背后的文化底蕴,嵊州市还启动了记录着种小吃传承人、食材和配方的嵊州小吃名录的编撰工作。
“嵊州小吃”全国统标工程门店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的引领嵊州小吃行业的发展,嵊州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小吃发展工作。还组建了嵊州小吃行业协会,积极开展联络站建设,负责行业自我管理发展。“目前我们已建立了30个工作联络站,只要是嵊州小吃集中的城市都会设站,如北京、昆明、杭州、长春、沈阳、新疆、海南等等。若当地小吃从业人员遇到困难,工作联络站就会帮助解决,就像是自己的家一样。”嵊州市小吃行业协会会长李康义说。
在各方的努力和推动下,经过多年发展,嵊州小吃从业人员遍布全国已达8万余人,门店3万余家,年创经济亿元以上。嵊州小吃已成为嵊州农民创业致富的重要途径,成为推动嵊州旅游业和相关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嵊州小吃虽然看起来是一个小吃产业,但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大产业,而且是富民经济。嵊州小吃产业不仅仅是为老百姓解决温饱问题,更多的是为老百姓致富提供帮助和服务。”嵊州市委书记徐建役表示,接下来,嵊州小吃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扩大影响力,特别是要正本清源,树立起“嵊州小吃”的品牌;还要做强产业,发展速冻产业链,进行工业化、标准化的发展。
嵊州市委书记徐建役
嵊州市委书记徐建役接受新华网产经中心总编辑段世文(左一)专访
为此,嵊州市在不断强化标准化编制、实施品牌化运作的同时,还大力推进小笼包工厂速冻生产,规划建设“嵊州小吃产业园”,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卫生、冷链配送等难题;政府还出台系列政策,为初创型“小吃工厂”减免税收、享受用地优惠等。“笼门小将”品牌的创始人史华锋正是抓住了这个契机,于年创办了浙江鲜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从一名速冻食品经销商变成了速冻小笼包企业的创业者。
“笼门小将”创始人史华锋
“笼门小将”品牌logo
史华锋向记者讲述,近年来嵊州市政府一直在大力推广宣传小吃产业、免费培训小笼包从业者,而他正好可以把做经销商时积累的资源和嵊州小笼包的产业优势结合。在对速冻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后,他将目光聚焦在传统的手工小笼包,做最原始的家乡味,让美味的嵊州小笼包走进千家万户,让更多的人品尝到来自嵊州的正宗小笼包。目前,“笼门小将”品牌除了有传统的鲜肉小笼、豆腐小笼外,还在不断创新研发符合年轻人口味的鲜虾小笼等,以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工人正在操作间手工制作嵊州小笼包
“笼门小将”生产的速冻小笼包
正是一代又一代嵊州人的坚持、传承与创新,以嵊州小笼包为代表的嵊州小吃正在从小而散的家庭作坊向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迈进,并在全国乃至世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岁月流转,时代变迁,每一位嵊州人都是家乡变化的亲历者,小笼包陪伴着他们成长,他们也见证着嵊州小吃的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