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炊烟冉冉起,只为美食奔波急,一笼味美小确幸,滋味一天喜不停
这段时间多数在讲上海的老八样已经老上海的早餐,多数早餐以参考嗲德来早餐作为了解。今天来讲讲另外一种早晨好吃的美食,烧麦。
烧麦是一种传统的美食,也有叫做烧卖的,在日本也有这种美味。馅心多,皮子薄,香味在石榴状开口处香气四溢,糯米的清香往往让人无法阻挡美食的诱惑。烧麦与小笼包齐名,是上海早餐食谱里面常见的一种美味。但是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制作烧麦的方法相似,但是里面的调馅却各有不同,当然一般以当地百姓的喜好,已经就地取材为主,衍生出许多不同的口味和特色。
今天讲的是上海的烧麦,以上海这边的主流制作讲讲。
烧麦的起源,扑朔迷离。但是有种说法烧麦与包子,也就是小笼包同宗同源,不过,小笼包讲究的是锁,也就是将美味以及汤汁所在半发酵的包子皮里面,让美味聚而不散,收在包子皮中,甚至汤汁一点也不泄露出来,直到那一口的温柔,先开窗,再喝汤,这在前面的文章中有详细的介绍小笼包。而烧麦讲的是放,也就是张扬,同样是半发酵的薄皮子,但是石榴状的开口,在没有汤汁的情况下,将烧麦中的香气味道,全部散发出来,以面为皮,以肉为馅。成交了烧麦这一款美味。看来古人的智慧之强大,已经融入到我们的生活点滴之中,就连汤包和烧麦,也是阴阳的两种表现,一湿一干,一张一弛,一内敛一张扬,将不同的做人道理,生活态度,揉入这美味早餐之中。
烧麦在文学作品中也是实力担当的。《儒林外史》第十回:“席上上了两盘点心,一盘猪肉心的烧卖,一盘鹅油白糖蒸的饺儿。”《金瓶梅词话》中也有“桃花烧卖”的记述。清朝乾隆年间的竹枝词有“烧麦馄饨列满盘”的说法。李斗《杨州画舫录》、顾禄《桐桥倚棹录》等书中均有烧卖一词的出现。《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烧卖、匾食有何难,三汤两割我也会。”傅崇矩《成都通览·成都之食品类及菜谱》中开列了“各样烧麦,大肉烧卖、地菜烧卖、冻菜烧卖、羊肉烧卖、鸡皮烧卖、野鸡烧卖、金钩烧卖、素芡烧麦、芝麻烧麦、梅花烧麦、莲蓬烧麦……”这许多的烧麦,各种不同的馅心,可以说这小一点的烧麦皮也是卷万物的。所以前文说过,KFC所说的大饼卷万物并非他们是首发奇想,其实我们千年前就有早在美食中领悟到包容的味道,知道食物的调和搭配,更知道混沌的调和才是天人合一的成功。这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属性,我们的文化就是包容和调和的文化,也是最为强大的文化,任何异族的文化在和中国传统文化接触的时候,在碰撞之后,往往就融入到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被调和,吸收,融入了,可见中国文化的强大,在一款小小的美食之中,也是可见一斑。
当然作为我们平时的早餐,烧麦的制作并非如此复杂,要不价格上去了,也超过了我们早餐的消费标准,所以最为常见的早餐烧麦,可以说仅仅是一种简化版的烧麦,虽然食材平淡无奇,却也是鲜美可口的。
早餐中的普通烧麦,皮子还是那种简单的皮子,也是一般的半发酵皮子,要是自己在家里做,偷个懒,那就买上一些圆形的饺子皮或者烧麦皮子,一样可以在家中做出烧麦或者汤包。
皮子的事情解决了,还要解决调馅心的事情。这一点就依靠各位的厨艺水平了,毕竟个人的口味不同,所以调出的馅心也会千变万化。不过基本的调馅方法打底,失败的机会极少。
简配版的烧麦,只要以前将糯米洗干净泡杂清水中泡发3小时以上,上蒸笼隔水蒸熟,一遍蒸糯米,一遍就可以调馅心了,选用已经洗净切好的香菇丁和香肠丁,或者腊肉丁,也有选择精肉和肥肉定,少许猪油渣的调馅心方式,即可,在锅中炒香收汁后,拌入到已经蒸好的糯米饭中,加入酱油生抽,少许味精提鲜即可,这一步可根据每个人的喜好来做,将馅心包入到烧麦皮子或者饺子皮子中,收口留出石榴状收口,上蒸笼隔水蒸熟,即做出了可口的烧麦。多余的可以放在玻璃盒子中,冷冻收藏,这样的烧麦就可以吃上三五天了。
好吃的烧麦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就像小笼包一样,可以开坑再写一篇烧麦的趣谈。写好发布出来。喜欢这一篇烧麦的文章,大家可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