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白斩鸡又叫白切鸡,是一道中华民族特色菜肴,起源于广东,在南方菜系中普遍存在,以粤菜的白斩鸡最知名。形状美观,皮黄肉白,肥嫩鲜美,滋味异常鲜美,十分可口。肉色洁白皮带黄油,具有葱油香味,葱段打花镶边,食时佐以酱油或特制普宁豆酱,保持了鸡肉的鲜美、原汁原味,食之别有风味。
上海枫泾丁蹄是上海地区的特色传统名菜。上海枫泾丁选用猪后蹄为主料,佐以绍酒,冰糖,桂皮,丁香等辅料烹制而成。选料注重活、生、寸、鲜;调味擅长咸、甜、糟、酸。成品具有冷吃"香",蒸熟后吃"糯"的独特味道,色泽红亮,卤汁浓厚,肉质肥嫩,负有盛誉。枫泾是上海金山区的一个小镇,原名白牛村。相传宋代有个姓陈的进士,曾任山阴县令,后被罢官,隐居于此,自号白中居士。因他一生清风亮节,死后人们将白牛村改名为清风径
崇明老毛蟹,又名中华绒螯蟹、崇明清水蟹,因其两只大螯上生满了细密的绒毛,故俗称"老毛蟹",其外形具有"青背、白肚、金爪、黄毛"的特点。崇明老毛蟹个小、壳薄,肉质细密有香味,雌性蟹黄足,雄性蟹脂多,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等营养物质。毛蟹蟹身肉,晶莹洁白;螯足肉,纤细丝短;步足肉,细嫩爽口;蟹黄,品位微甜,膏多脂肥,食而不腻。"雄蟹膏满肚,雌蟹撑壳黄"
南翔小笼原名"南翔大肉馒头"、"南翔大馒头"、"古猗园小笼",也称为"南翔小笼包"、"南翔小笼馒头",是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的传统名产,以皮薄、肉嫩、汁多、味鲜、形美著称。南翔小笼的馅心是夹心腿肉做成肉酱,仅撒少许姜末和肉皮冻、盐、酱油、糖和水调制而成;皮是用不发酵的精面粉制作而成的。
崇明斗鳖,据说崇明的斗鳖异常凶猛,连路过身旁的飞鸟也不放过,由于这种甲鱼生长在“水稻、牛蛙、小龙虾、黄鳝、泥鳅、甲鱼”共生的立体生态圈里,自然捕食,不喂人工饲料,不含农残,味道极为鲜美。由于产量有限,但是吃过的人都感觉到肉质紧实鲜嫩,尤其是炖汤,慢慢的一碗胶原蛋白令人心驰神往,据说这是海洋大学专家沈弘老师花费10年时间摸索出来的源于自然,超越自然的生态放养方式。
高桥松饼又名细沙千层饼,是上海高桥镇的著名特色产品之一,至今已有余年历史。因其入口酥松而得名。又因酥皮层次分明,每层薄如纸,别称千层饼。经配料、调制发面。高桥松饼、擦酥、包酥、开酥、插皮子、包馅成型、烘烤、冷却、检验、装盒等工序。成品形如月饼,饼面呈金黄色,油润光洁,四周乳白色,底部不焦结发硬,酥皮层次分明,馅心无杂质,皮薄馅足,酥松香甜。具有葱香、麻香、脂香风味。
南汇水蜜桃,具有果形圆整,个体大,色泽美观,皮薄肉厚,果肉致蜜,纤维少,香味浓,汁多味甜,可溶性固溶物14~15度,最高达17度。核心稍带红色为该产品的主要特征。南汇水蜜桃素来以皮薄肉厚、汁多味甜而闻名上海乃至全国。具有果形圆整、美观、硕大、肉质嫩厚且汁多,皮呈乳白色、易剥离,香味浓,纤维少,糖度15%以上。炎夏酷暑,咬一口南汇水蜜桃,沁人心脾,润入肺腑。
城隍庙五香豆是上海地区汉族小吃,产地中国上海城隍庙,用料讲究,火候适当。所用原料是专门选自浙江省余姚县出产的蚕豆,。“不尝老城隍庙五香豆,不算到过大上海!”这是凡到城隍庙中外游客众口一致的评语。城隍庙五香豆皮薄肉松,盐霜均匀,咬嚼柔糯。吃到嘴里香喷喷、甜滋滋,别有风味。
城隍庙梨膏糖相传已有多年历史。多前上海城隍庙开设了果膏糖店,由于业主善于经营,使城隍庙梨膏糖扬名中外。此糖分疗效梨膏糖和花色梨膏糖两类。疗效梨膏糖有止咳平喘、生津开胃之效用。系采用杏仁、桔梗、茯苓、半夏、冬花、前胡、桔红等药材和白砂糖一起经煎熬精制而成。花色梨膏糖则用砂仁、山楂、丁香、佛手、木香等中草药加上白糖精熬而成。
嘉定白蒜是经过百年培育的精品良种,它具有色泽白洁、大头肥大、瓣形粗壮、肉质脆嫩、辣味浓烈、耐久贮藏等特点,深受国内外人士的欢迎。嘉定白蒜不仅有极大的食用价值,而且有杀菌、治病、健身等药用功效。早在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葫蒜,其气熏烈,能通五脏,达诸窍,去寒湿,辟邪恶,消痛肿,化症秋肉食,此其功也。”据测定,嘉定白蒜内含60多种有益物质,已被国外许多国家作为贵重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