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早就指出:
“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
从这个记载中,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就已认为毒药是攻邪的;
而无毒的食物谷、果、畜、菜等,能补精益气,在脾胃不足之证,更是这样。
前人用食补的例子很多:
在《食疗本草》、《随息居饮食谱》等书中,记载了许多具有补益作用的食物。
如赵学敏在《本草拾遗》中讲的:“米油滋阴,功胜于熟地”,米油者,即是平日煮饭中的米汤。
食补的好处
脾胃虚弱之证可出现纳少腹胀、二便不调、面目浮肿、少气微言、肢体瘦弱、抗病力差,甚则百病由生。
其轻则食补即可,重则治以方药。
唐代医家孙思邈说:“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
“而药性刚烈,犹若御兵”“药势有所偏助,令人脏腑不平,易受外患”。
一日三餐的正常饮食可资助胃气的增长,气血津液的生化,从而维持人体生理健康之需求。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顿丰盛又健康的早餐,不仅能帮我们开启美好的一天,还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尤其测得空腹血糖较高的人群,合理安排早餐变得十分关键。
那么,血糖高的人,早餐应该怎么吃?如果你是经常吃这几种早餐,极易升高血糖。
不吃主食的早餐:
很多人对糖尿病这种病情有一个误区,那就是主食食用过多,会增加二型糖尿病的发生危险以及加重该患者的病情,所以早餐没有主食是最好的。
其实,这种观念是错的,对于他们而言,在空腹一整晚的状态下,第二天早上会明显感到饥饿,如果刻意不吃主食,机体没有供能物质消耗,一旦体内的糖原被消耗完,还有可能在晨起诱发空腹血糖的情况,如心悸、心慌手抖、四肢乏力、头晕头痛等等。
这也是在告诉糖尿病患者不仅在早餐,在其他两餐,午餐与晚上都要有主食的参与,但不是过多的精细主食,而是粗细搭配的主食,如粗粮米饭、全麦小馒头等,每餐吃一个拳头大小即可。
高热量的早餐:
有的糖尿病患者认为自己还年轻,血糖好控制,于是早餐从来不忌口,每日都食用中国式传统早餐,如典型的油条、油饼、小笼包、豆腐脑、馄饨、麻团、炸糕等等,除豆腐脑以外,几乎都会高热量高脂肪食物。
糖尿病患者长期食用这样的食物,不仅会增加血糖上升的危险,还容易积累内脏脂肪,出现腹部肥胖,甚至增加胰岛素抵抗,使机体对葡萄糖的摄入与利用率降低,从而无法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过晚吃早餐:
还有的糖尿病患者对待早餐的态度是,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如果不饿就不吃。以上已经提到过不吃早餐,不利于预防低血糖,至于吃早餐的时间,也是糖尿病患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