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姐姐的婚礼让我感受到了我国的地域文化差异

白癜风遇上节日优惠 https://m.39.net/pf/a_5777889.html
前一段时间参加了堂姐的婚礼,我们是山东人,堂姐夫是河南人,去了一趟河南之后,让我体会到了不同地区文化的差异。第一点:双方长辈语言沟通障碍。我们年轻人还好说,自由切换普通话和方言,在屋里说方言,出门说普通话,还算切换自如。但是这些50多岁的大叔大婶们交流起来就很困难了。说着自己都觉得蹩脚的普通话,全程体会着来自河南普通话和山东普通话的对峙。第二点:接亲时间流程不同山东这边是早晨起床之后接亲,姐夫这边是凌晨12点接亲,由于风俗习惯的不同,于是我们经历了第一个难关,用着蹩脚的普通话商量好接亲时间。还好是提前商量好的,不然让人大半夜的就把我姐姐抢走了,可就不好了。然后就是河南是传统接亲是,到丈母娘家,带着新娘就走;而山东这边的风俗是,要经过新娘姐妹的各种考核,才能把新娘带走。于是我们又用我们这蹩脚的普通话,和对方商量好,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走。第三点:发红包我们山东这边新郎就是准备些红包,是给堵门的姐妹的。河南这边准备红包是,因为村民会堵门要红包,不仅是村民,还要给开车的司机!!??开一公里停一次车要一次红包,不然就不开了!?一个司机得红包了,其他司机全跑下车要红包!?第四点:吃喜宴我们那边是吃一次喜宴直接吃两三个点。姐夫他们这边是流水席卡着点吃卡着点走,我还没吃饱,怎么就结束了!全桌人看我自己在那吃,直到盯着我不好意思吃了,我太难了。我们这边吃饭是包一个大饭店的大厅二三十桌,以海鲜为主,那边是在路边上摆上桌子就像在吃大锅饭,菜倒也是挺丰富了,以鸡牛羊为主,就是分量有点小。可能是我饭量太大了吧,不太能吃饱。第五点:面食我们山东这边结婚有个嫁闺女要做花饽饽的习惯,于是我们带着12个花饽饽坐了出租车飞机轿车到了河南,一路上的双手捧着,被围观了一路。给大家看我们的花饽饽。然后又带着6个花饽饽和8个迷你小包子坐了高铁回了家,这几个花饽饽和包子真是受到了贵宾般的待遇,我们印象里的包子是应该是山东版大包子,应该是到家之后舅舅那边一家分两个,结果我们带着8个小笼包回去了。不过这小包子倒也是蛮可爱的。我们印象里的包子,一顿一个能吃饱这里的迷你小包子的大小还有我们这边早上嫁闺女,要包饺子给来迎亲的人吃,可能因为姐夫这边面食比较少吧,然后就有人跟着这几个包饺子的,把包饺子的全程录了下来。看见饺子熟了更是激动的不行了。不过这对我来说也是一次蛮有趣的经历,了解了不同省份文化差异的不同,再次体会到了中国地大物博,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这些从古至今形成的风俗习惯都是我国的文化瑰宝。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8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