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有一丢丢沉重却也蛮有趣的话题:城乡差别。
城乡有差距,大家看得见,摸得着,但地产瓣膜这里只谈谈城乡差别。城乡不同切面,优劣并不是我们想的那么清晰。笼统的讲,城市多方面要优于农村,这是现实。具体到具体人,具体事,倒也未必。
(总字)
比如兴奋感,比如获得感,比如安全感。所以,只谈差别,不谈差距,不做价值判断。价值判断由屏幕前的读者朋友自己来做。
瓣膜对城乡差别的最初印象在上高中的时候,那时的班里只有三四个城市户口,大部分是农村户口。在一次闲聊时,一位同学的口中用“吃米的”,来表述城市户口人群。印象十分深刻。
几十年过去了,老区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乡差距也越来越小。从饮食上,不同的人群会有不同的习惯。
大家知道,沂蒙山区的主食是煎饼。很好的食物。耐储存,轻便容易携带,确实是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有些初来沂蒙的外乡人,大城市来的人,会疑问,你们老区人民怎么会吃“纸”。这是个笑话。
很久就已经不好笑了。瓣膜居然又说了一遍,你说好笑不好笑。
吃煎饼能锻炼好牙口,很多人不习惯吃煎饼,于是面条,尤其是馒头,慢慢占据了煎饼的位置。很多城里人,吃煎饼的越来越少。当然,也有一些人,吃不惯馒头,就喜欢煎饼的那口嚼劲。
煎饼确实锻炼牙齿,年龄大些的人,常吃煎饼,牙齿一般比较整体,由于常年用力撕咬的劲头很足,以至于不好人牙齿有些内收,显得牙齿更加密实,牙齿之间基本上看不到缝隙的。
它是个自然的抵抗的力量,牙齿内收更利于撕咬。举个例子,当一棵树斜着长的时候,倒伏的反方向的根系就特别发达,以抵抗可能发生的倒伏,和牙齿的内收,有一定的相似性。
如今“煎饼牙”已经越来越少了。记得几十年前,听小学老师说,他们上学的时候,吃的地瓜干的煎饼。瓣膜热爱地瓜,想说真的好幸福啊。小学老师想说的是,他一辈子见地瓜就跑,连味都不能闻。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沂蒙人吃煎饼的越来越多了。很多小孩子也喜欢上了煎饼。据说,煎饼卷上菜肴,各式的菜肴,手感很棒,特有仪式感,成就感,幸福感。土味汉堡包,有木有?
当然,煎饼馒头,各有所爱。吃不吃煎饼,并不能代表什么。很多农村人不吃煎饼,很多城市人只吃煎饼。煎饼也未必就一定是传统,只是人们饭桌上丰富的主食中的一种。
还有米饭、面条、葱花大油饼、小龙女,不,不,不,小笼包,还有我们糁市不可或缺的“糁伴侣”——油条,太多太多。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瓣膜说,年龄慢慢大了,真的越来越爱吃煎饼。
瓣膜的少年时代并不知道煎饼为何物。后来喜欢吃煎饼,但吃得不多。当时的小伙伴,还耐心而热情的询问,吃不吃得惯煎饼,能不能咬得动。
学过力学的瓣膜,骄傲的说,吃煎饼,不能靠咬的,更不能硬拽,而是应该用“撕”的,卷再厚实的煎饼,也很容易可以撕开的。
小伙伴试了试,果然如此。很多人不太喜欢煎饼,不是因为自己不喜欢煎饼的味道,主要原因咬不动。其实问题不是自己的牙口不好,而是吃煎饼的方法存在问题。
但是,依然有很多人包括农村人,一辈子都还是因为咬不动,不待见煎饼。
那么问题来了,困扰中国几千年的城乡差别,是不是就和吃煎饼一样,只是方法和角度出了问题,以至于造成偏见与忽视呢?
煎饼的好,充分展现了沂蒙老区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瓣膜说,越吃越有味,越吃越得劲。
说到山东人,首先想到的是煎饼卷大葱。以至于葱省成了不大不小的噱头名词,其实煎饼才是主食。煎饼不但可以卷大葱,一切皆可卷,要说到最妙的,那还是卷水饺。
因为水饺中还可以继续有种馅料,你说气人人?
结束语
从主食层面,山东吃煎饼的区域不是太广,大致是鲁南、鲁中,集中在临沂、枣庄、济宁、日照和潍坊、泰安部分地区。瓣膜说,煎饼又分为小麦煎饼和玉米煎饼,基本上和沂蒙山区的范围是高度相似的。
于是煎饼不仅是山东的代名词,也寄托着沂蒙精神的光辉与梦想。
年轻人,吃点煎饼吧,对牙齿好!好的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