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马伊琍与高伟光联袂主演的《旗袍美探》曾经火爆荧幕,这部电视剧把探案场景放在了素有“十里洋场”的老上海。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可以说汇聚了东西方各种文化,从文化、服饰、美食等等方面,都碰撞出不一样的味道。
比如上一章介绍到的旗袍,本来只是单一的款式,却在上海这座城市实现了完全不一样的改变,海派旗袍融入了西式服装的诸多元素,比如蕾丝、珍珠扣等等。
而老上海的美食,更是融合了东方的内敛,西方的热烈,在这座城市之中,两种文化的碰撞,也让“舌尖上的”上海呈现出自己的特色来。
最平常的红尘之味
要说什么味道最深入人心,那一定是家常菜,那从小就刻在味蕾深处的记忆,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魂牵梦萦。
在《旗袍美探》中,从海外归来的苏雯丽(马伊琍饰演),对她的好友说,还是想念葱油饼的味道。那穿越弄堂而来的香味,那各家冒出的烟火之气,都让苏雯丽的回忆中产生了美好的时刻。
葱油饼是上海地区的特色小吃,饼身色泽黄亮,葱香油润,外脆里酥,现做现吃,口齿留香。
葱油饼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食物记忆,比如北京的炸酱面,你一定要说出个统一的味道,那绝对不是可能的,在饭店去吃的炸酱面永远让人觉得缺少点什么,仿佛永远也吃不到面的精髓,可是你上北京人家里去吃炸酱面,你会发现,各家有各家的味道,以及特色。
葱油饼就是苏小姐的童年记忆,也许她童年的小厨房中,就经常飘出葱油饼的香味来。
上海有一家不起眼的葱油饼小摊,每天在摊位前都要排长长的队伍等待,这件事情引起了英国BBC的注意,还为这个名叫“阿大葱油饼”的摊位拍了一个纪录片。
随后阿大的故事迅速在网络上发酵,成为了上海知名的老手艺人,被称为“中国葱油饼之神”。
在这里不研究这位成功者的路子,只在这里说一个事实,那就是葱油饼摊为何有无数人排队去买,是因为这里有关于上海人味蕾深处的对于食物的记忆。
当然上海的有名小吃不仅仅只有葱油饼,很多米面类食物也使得人们口齿留香,比如剧中提到的南翔小笼包。
南翔小笼包包子这种食物南北皆有,而且在包子的江湖中,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光包子的种类就五花八门,有生煎包、小笼包、流沙包、汤包、叉烧包、破酥包、烤包子等等,包子皮就像是一个乾坤袋,不同城市生活的人们因地制宜,取各地的时令生鲜包入囊中,中式食材排列组合的巧妙,光靠一枚包子的美味就能体现的淋漓尽致。
南北方的小伙伴都能说出几家自己喜欢的包子铺,剧中的苏雯丽小姐提的南翔小笼包就是一种精致的面点,南翔包子素以皮薄、馅多、卤重、味鲜而闻名,是深受国内外顾客喜爱的传统风味小吃之一。
上海南翔小笼包已有多年的历史。南翔小笼包的馅心是用夹心腿肉做成肉酱,不加葱、蒜,仅撒少许姜末和肉皮冻、盐、酱油、糖和水调制而成。
小笼包子小巧玲珑,皮薄馅多,且汤汁鲜美,一口一个,满口生津,若吃时再佐以姜丝、香醋则风味更佳。
南翔小笼包味美细腻,所以受到众多食客的追捧。剧中的苏雯丽虽然去了海外,可是骨子还是有对中国传统食物的“审美”,她记忆深处的美味,始终是葱油饼的香浓,以及南翔小笼包的满口生津。
上海的早餐桌上,还有两种最家常的东西,那就是鸡蛋灌饼和粢饭糕,鸡蛋灌饼自不必说,赶着上早班的小伙伴一定尝试过匆忙的往嘴里咬两口的滋味,那时候已经无从说起什么是美味,只是饱腹之需,可是当你有时间坐下来慢慢品尝的时候,是不是内心还是会说一句,挺美味的嘛。
粢饭糕上海的粢饭糕外脆里嫩且粒粒分明,比油条更加酥软,但是这个小吃有一个特点就是现吃现做不好外带,甚至还要趁热吃才有风味。
这些老上海的味道沉淀在岁月之中,打开了关于食物的美好记忆,怪不得剧中的苏小姐一回上海就说想念葱油饼的味道。逆风解语
苏小姐家的“厨神”
苏小姐出身名门望族,家世显赫,从小对于美食有格外的鉴赏能力。
除去主角的“金手指”光环外,如果打开上海名媛的古老记忆,你会发现,这真的不是凡尔赛体,是上海名媛确实拥有这样的生活。
拿上海最著名的名媛唐瑛来说,他们家的厨师就是中式西式各个分开,三餐花样绝对不重复。
剧中的苏小姐也拥有两位厨艺超群的人,一个是管家祥叔,另外一个就是小桃子。
苏小姐的姑妈家缺少能打理美食的人,都要向苏小姐求助。
在剧中罗探长就沦陷在苏小姐的温柔攻势之下,这里面不仅仅有苏小姐的魅力无限,更有美食的催化。
小桃子做的布丁,还有蝴蝶酥,简直就是人间美味。这个蝴蝶酥是一款流行于德国、西班牙、葡萄牙和犹太人之间的经典西式甜点,蝴蝶酥因其状似蝴蝶而得名。
其口感松脆香酥,香甜可口,具有浓郁的桂花香味。
蝴蝶酥是经典的面点,街头巷尾随便走走,大小糕点店里,总会摆着蝴蝶酥。
但是要知道,正宗蝴蝶酥的制作非常繁琐,很多地方售卖的蝴蝶酥并未下足功夫,成品只是空有形状,吃起来不酥不脆,没有层次。
蝴蝶酥蝴蝶酥,是面粉的魔法,要让面皮层层绽开,如果要做成一道美味而有层次感的蝴蝶酥,那是需要高超的面点手艺的。
可爱的小桃子,不但是苏小姐的好帮手更是一位“厨神”,因为有了小桃子的加入,苏小姐的生活才更加多姿多彩。
上海的品牌效应
旧上海就非常重视品牌效应了,直到如今的上海,还有很多经过岁月沉淀下来的老字号。
比如前文提到的南翔小笼包就属于百年老店。
在《旗袍美探》的列车疑云中,那个可怜的母亲唐太太收到的凯司令蛋糕,就是一个具有品牌的食物。
这个蛋糕品牌创立于年,这是由林康民、邓宝山二人在静安寺路(南京西路)慕尔鸣路(茂名北路)口(今南京西路1号)开了一座小酒吧,为纪念北伐军胜利凯旋而取名“凯司令”,并暗喻在商业竞争中长盛不衰,后来,酒吧改营西菜西点。
年,浦东洋泾人凌庆祥(凌阿毛)来到凯司令工作。他曾在当时静安寺路(南京西路)西摩路(陕西北路)交叉口一家德国人开的飞达西菜社工作,经常同德国师傅在一起做西点,学了一手精湛的技艺,成了上海滩最出名的西饼师傅。凌庆祥擅长制作花式蛋糕,来到凯司令后,在茂名北路号租借场地设了蛋糕工场。他精心创作出既有德式风味又适合中国特点的凯司令奶油蛋糕,问世后一举成名。
凯司令蛋糕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在上海这十里洋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20世纪30年代“凯司令”西餐馆是开在赫德路(今常德路)女作家张爱玲住的公寓楼底层,所以这也是张爱玲的“打卡”之所。
经过岁月变迁,凯司令蛋糕依然焕发着它的光彩,把属于时代的记忆从口味到文化慢慢的传承下去。
剧中提到过小桃子制作的蝴蝶酥,这是上海国际饭店的招牌小吃之一,当然要担得起国际饭店的名头,就不会只有这一种食物摆在台面之上。
这个饭店是上海年代最久的饭店之一,有三十年代“远东第一高楼”之称。饭店地处繁华的南京西路,对面是风景如画的人民公园。
这里有供应中西菜肴的“国际廊”、“丰泽楼”、“顺风厅”、“孔雀厅”、“云楼”等五个不同风格的餐厅。年9月,上海国际饭店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上海的品牌饭店中总是有自己的特色,国际饭店的下午茶中当然少不了传统的小吃,蝴蝶酥、咖喱饺、芝士条、绵绵糕……
在这里最受欢迎的还是蝴蝶酥,饭店的西式点心的窗口永远都排着长队,比起别家的蝴蝶酥,国际饭店的更加可口酥脆。逆风解语
蝴蝶酥这还有一道特色点心——酒醉蛋糕,顾名思义,蛋糕里面含有酒的成分,这个蛋糕不仅仅是名字好听,吃起来也能让人沉醉其中。
海派点心在这些品牌的传承中走过岁月洗礼,依然散发着时光的味道。
上海味道
这个题目起得有些大了,上海的味道肯定不是一句话可以说得清楚的。
沪菜即上海菜,是中国的主要地方风味菜之一。
本帮菜是上海菜的别称,是江南地区传统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流派。上海菜以浓油赤酱、咸淡适中、保持原味、醇厚鲜美为其特色。
常用的烹调方法以红烧、煨、糖为主。在《旗袍美探》中提到的“红烧鱼”,就是以上海的特色烧制出来的,当然各个地方有各个地方的特点,上海的“红烧鱼”讲究新鲜,食材必须是新鲜活鱼,如果鱼不新鲜,对于上海人来说,这道菜就打了折扣。
红烧鱼上海菜以红烧、生煸见长,口味较重,善浓油赤酱,颇有家常风味。
上海这个地方毕竟号称“十里洋场”,各个地方的人都在此闯荡,因为人口的复杂,加之上海本地菜(包括苏锡菜)与外地菜长期共存,相互影响,便在原本地菜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以上海和苏锡风味为主体,并且兼有各地风味的上海风味菜体系。
所以只用浓油赤酱去形容如今的上海风味稍显单薄。逆风解语
在《旗袍美探》中提到的“红烧鱼”,就特别讲究鱼的鲜活,这是上海菜的特点,选料需要新鲜,蔬菜选用四季时鲜,而鱼是以江浙两省产品为主,取活为上,一年四季都有活鱼供客选择,当场活杀烹制。
上海菜原来以烧、蒸、煨、窝、炒并重,逐渐转为以烧、生煸、滑炒、蒸为主,其中以生护煸、滑炒为最多,特别善烹四季河鲜。
早期上海菜以浓汤、浓汁厚味为主,后来逐步变为卤汁适中,有清淡素雅,也有浓油赤酱,讲究鲜嫩、色调,鲜咸适口。特别是夏秋季节的糟味菜肴,香味浓郁,颇有特色。
食物是一种最能传承历史的东西,也许那些故纸堆中翻出的东西,会让人们产生很多分歧,可是在食物面前,大家反而有一种神奇的默契,在那些流传下来的味道中,不仅仅满足了味蕾的快乐,还在这种快乐中追寻到那曾经的历史,用胃液消化着岁月的积淀。图片皆来自网络,若有侵权必删除,逆风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