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华政园抗疫华东政法大学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自华政园开启闭环管理到现在,松江校区3个食堂,余名食堂工作人员,包括搬运食材工作人员、消杀工作人员,用他们的付出与担当为万余名师生撑起这片“天”。
在过去的三十多天中,食堂工作人员是我们一日三餐的重要生活保障。同时,学校会同第三方餐饮公司也为食堂工作人员提供充足生活保障。
学校坚持同标准同待遇,主动联系第三方单位、校友和合作企业争取支持,全力保障后勤员工饮食起居等生活需求,如安排住宿、配备床褥和防疫物品、发放三餐外食品、出资每日核酸检测等。
餐饮公司特别为在校抗疫工作人员定制“抗疫补助”,如提供专属生活用品礼包、关心慰问工作人员家属、进行员工定制培训、发放现金奖励补贴等。
双向奔赴,共同保障华政园师生“吃饭大事”。那么,每日16小时的3顿“万人餐”是怎样送达到你的手上呢?
“沉默”的后厨
一道电子锁门,隔开前台与后厨,划开有声与无声的两个小天地。在前台欢快招呼着“同学们,来这里买饭!”的大厨,回到后厨即拉开阵势,低头洗菜切菜做菜,洗菜切菜做菜……
刀与砧板的碰撞,锅与勺子的呢喃,主菜与调料的糅合,让人不禁想起《寿司之神》里全神贯注做寿司的小野二郎。然而现实不是电影,疫情之下的后厨,没有缓缓享受,只有高效速度。
后厨与时间的较量,伊始于凌晨3点。“从早上3点到7点,是我们准备早餐的时间”,正在穿戴防护服和手套的食堂工作人员说道,自封控以来,防护服、手套和消杀是食堂工作的规范流程“三件套”。
当大多数人都还在睡梦中时,食堂的天然气灶已经蹿起了第一丝火苗,万人早餐的筹备已经蓄势待发。揉面醒面擀面,热豆浆做切糕煮鸡蛋,做馒头统计打包数量配送宿舍楼。速度与激情,力道与节奏,伴随着早饭特有的清香,恰似一曲无声的交响乐,沉默依然是后厨的主基调,压力隐藏在每一份热腾腾的早饭之后。
“封闭楼的同学们没法出宿舍楼,因此我们需要多花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的时间打包和配送,所以比平时起得更早,做的早餐份数也更多”,三食堂第2窗口卖早餐的阿姨说道。只有早起,才能让早餐准时供应;只有不说话抓紧做事情,才能保证工作效率。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早餐制作结束,同学们开始购买早餐时,后厨和万人午餐的拉锯战也打响了。锅炉房的大米架上蒸笼;干海带、果蔬等进行浸泡、洗涤、切削;牛羊肉、禽类、肉类、半成品、调味品依次洗涤、焯水、入油锅。仅用2个小时,就要将2-3吨的食材处理完毕和煮熟谈何容易?
“封闭管理期间,为了保证饭菜能在11点之前打包装箱完毕,后厨所有的锅炉都是齐齐开工”,膳食科科长朱红霞介绍道。蒸煮速度的加快,意味着食材的洗切削也要加快,原本1小时需要处理约15公斤食材,那么现在每个人的工作量都至少翻一番。
洗切工作全部完成后,这部分员工负责后续盒饭打包分装工作,把三菜一饭装入食盒里;厨师继续分批烧制,边烧边打包,直到所有盒饭制作分装完毕。
“食堂里很多师傅甚至都是你们(学生)的爷爷奶奶辈,五十多岁的他们做饭菜经验很丰富……他们真的很辛苦……”张经理哽咽着,直到说不出话来,他看了看埋头工作的大家,泪水终究没有落下。
飞奔的食材
后厨工作是与时间的竞赛,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食材的采购、运输更是一场没有确切停止时间的飞奔。
▲
后勤保障人员和志愿者老师
需要每天搬运若干吨食材
当被问及食材进入校园内的具体时间时,负责人们的回答是“随时”。在从凌晨1点左右至晚9点,从高后平台订购的食材随时都有可能到达校门口,一旦接到消息就随时去门口进行卸货、消杀、装运。
“谁都不希望凌晨随时待命,但又有谁希望凌晨开着车在封控区送食材呢?”据负责人们的了解,特殊时期,配送食材的司机也特别不容易,上海这么多高校,司机们有时候送货多的要跑三十多趟,“我们很理解他们,我们和他们一样地在拼命顶住(疫情)”。
消杀完毕后,食堂工作人员立刻马不停蹄地用蓝色小三轮将“吨量级”的食材运回到各食堂,确保后厨工作按照流程进行,才能保证同学们能够按时吃上饭。
除了保证食材的安全,菜品的丰富和营养也是食堂在不断考虑、不断寻求改进的问题。因此,除了食盒,食堂还会不定期制作小笼包、榴莲酥等,即便在封控期间,也能给师生增添不同风味。
插播今早速报~
老师们每天清晨5点就在食堂就位,为同学们打包早餐。这是教务处黄超英老师今早出发随手拍摄的视频,她在朋友圈记录,“志愿去食堂配餐路上,早起的人儿听到早起的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
这是老师们正在为同学们打包早餐
无声的付出
名食堂工作人员,每天需要制作满足上万人肠胃的饭菜,这似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凭借着韧劲与付出,他们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食堂员工从学校闭环管理开始,一直处于上岗状态。各个餐厅的乙方经理们,既要按照学校的防疫要求开展餐饮工作,又要安抚员工、稳定人心。
校方的各食堂现场管理员,除了日常食堂运营的监管工作之外,还要做到在防疫状态下各种工作的协调运转。
膳食科工作人员,对接学校防疫工作要求,做好统筹协调,确保采购渠道顺畅,丰富饭菜品种,加强各种监管,每日现场例会总结和布置工作……
三十多天来,除了有特殊情况审批出校的员工之外,所有人都连续在岗。在学校各级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下,后勤管理处膳食科从3月10日开始,制定调整供餐方案,带领全体食堂员工全力以赴做好学校万余人的三餐供应。
转为准封闭阶段后,膳食科科长朱红霞仍继续坚守岗位。一开始,朱红霞家里的两个女儿希望她能早点回家,但在听到妈妈说学校还有个左右的大哥哥大姐姐没饭吃会挨饿后,小女儿思考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主动打电话说她要签个“妥协书”,让妈妈先管好哥哥姐姐吃饭,然后争取早点回家。给妈妈送进来的换洗衣服里,还带了个小玩偶和暖心纸条。
人们每每崇拜远方的卓越,或景仰已逝的芳华,却常常会忽视身边的卓越与芳华。他们看起来是那么朴素、那么平凡,以至于我们常常意识不到他们的不凡。
厨房只是方寸之地,却也做得万人餐食。又是饭点了,去闻闻平凡的烟火气吧,也去给予身边不平凡的普通人多一些